投票
标题:世界遗产目录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7.中国:秦始皇陵
  

  

  中文名称: 秦始皇陵
    英文名称: Mausoleum of the First Qin Emperor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87
    批准标准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骊山脚下的下河村的附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即位后不久便开始在骊山营建自己的坟墓,特别是在他统一六国后,更是在秦陵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陵墓的修建,梦想着自己死后依旧统治中国。前后费时近40年,至秦灭亡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修建秦陵的人最多时曾经达到70万。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工程浩大为史所罕见。冢高76米,周长2000米,陵园内有两层城垣,呈回字型,外城周长6264米,内城周长2525米,陵丘位于内城的中部偏南侧。1974年至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1500米处发掘出了秦陵兵马俑坑,随着发掘工作的展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个墓坑重见天日。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16米,南北宽62米,面积有13260平方米,是一个长方形军阵,有步兵和车兵联合组成;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面积有6000平方米,是一个曲尺形军阵,有多兵种组成;三号坑东西长124米,宽62米,面积仅有520平方米,三号坑最小,但据推测是指挥部,位置极为重要。目前在三个墓坑中共发掘武士俑800多件,木战车近20辆,战马1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千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俑体态高大,与真人相仿,一般在1.8米左右,陶俑的神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水平。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各式奇异珍宝。秦陵及兵马俑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朝以前,对先王的祭祀不在墓地进行,秦始皇首次将祭祀用的寝殿建在墓地。秦始皇的陵园内有两重城垣,平面呈回字形,陵丘位于内城垣中偏南侧。陵丘的西北50米处建有寝殿,现可见到的基址近正方形,面积3500平方米,附近还有其它建筑遗址。在寝陵中,对秦始皇像进行供奉和祭祀。这种陵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历代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清。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发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佣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8.中国:泰山
  

  

  中文名称: 泰山
    英文名称: Mount Taishan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87
    批准标准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 (II) (III) (IV) (V) (VI);N(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泰山名胜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中部,跨越泰安,济南两市,总面积426平方公里。泰山,古时称岱宗,春秋时改为泰山,被称为东岳,位居五岳之首。泰山,不但在地质学和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研究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泰山地区在太古时代经历了剧烈的地壳抬升和沉降,终于在3000万年前形成了今天的泰山。泰山地区的寒武纪片麻岩群是华北台地的基底,地层剖面出露齐全,化石丰富,保存完好。泰山杂岩形成于太古代,年龄在20亿年左右。泰山有丰富的地壳运动遗迹,在地质方面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并设有著名的地质研究基地,具有世界意义的地质科学研究价值。
    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突起于华北平原,凌驾于齐鲁丘陵,相对高差达1300米,视觉效果格外高大,具有通天拔地之势,形成“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泰山绵亘200余公里,盘卧方圆426平方公里,形体集中,产生厚重安稳之感,正如“稳如泰山”一词所述。泰山岩性坚硬,节理发育。古松与巨石相互衬托,云烟和朝日彼此辉映,突兀峻拔,耀眼磅礴。
    泰山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从四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期,泰山周围地区都出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些经过考古挖掘科学鉴定的远古文化遗寸,说明泰山地区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泰山被尊为华夏神山。大约五、六万年前,人们已经开始了对泰山的崇拜。中国人的山岳崇拜,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对泰山的崇拜。根据古文献记载,先秦时代曾经有七十二君到过泰山,祭告天地。秦始皇、秦二世、汉武帝也都到此举行封禅大典。经唐、宋到明清,尤其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时期,泰山的地位抬高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种封禅祭祀活动在泰山延续了数千年,并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随着“五行”学说的流行,泰山又被封为东岳,被尊为五岳之首。泰山吸引了历代大批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不朽的名篇佳作和书法墨宝。道教人物早在汉魏时起就活跃于泰山地区。在唐、宋、元、清四个朝代,道教在泰山都有重大发展,逐步走向辉煌。公元4世纪中叶,佛教传入泰山。公元351年,有人在泰山创建寺庙。北齐有人在经石峪刻下石经《金刚经》。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庄严神圣的泰山,两千年来一直是帝王朝拜的对象,其山中的人文杰作与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泰山一直是中国艺术家和学者的精神源泉,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9.中国:故宫
  

  

    中文名称: 故宫
    英文名称: 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87
    批准标准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体现。北京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建成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其时称紫禁城,1925年始称故宫。从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将末代皇帝溥仪赶出故宫,结束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统治,故宫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先后经历了24位皇帝。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现有建筑980余座,有屋8700余间,故宫四周绕以10米高的城墙,外有50多米宽的护城河。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座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历史上,故宫因火灾和其它原因曾多次重建,但基本格局没有改变,整个皇宫建筑分为南部前朝和北部后廷两部分。前朝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三大殿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物,也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后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左右东西六宫为翼,是皇帝、皇后、嫔、妃居住的地方。前朝后廷,界限分明,不可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中国的建筑匠师们将如此大规模的建筑规划得井井有条,利用重重得墙门和庭院把故宫有序地组合成壮丽的建筑群。明清故宫的规划和建筑,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而且有所发展创新,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成就的集大成者。其室内外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体量大小的搭配、材料的运用、小品的陈设、装饰的制作、色彩的选择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产生了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故宫还是我国收藏最好最丰富的文物博物院。故宫博物院建成于1925年,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宫旧藏。抗战期间,为确保国宝安全,曾将精选的五批故宫文物转移南方,抗战胜利后,部分运回故宫,部分运抵台湾。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千方百计收集流失文物,使故宫新旧藏品达到数百万,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金银器、陶瓷器、牙竹木雕、丝织刺绣、文房四宝、绘画书法、家具等,代表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紫禁城是5个多世纪最高权力的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和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10.中国:丽江古城
  

  

  中文名称: 丽江古城
    英文名称: The Old Town of Lijiang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地处云贵高原,是纳西、白、傈僳、彝、普米、苗、藏、壮、回民族的聚地。
    因金沙江流经其境“金生丽水”,故名丽江。这里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早在10万年前,就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战国时期丽江属秦国蜀郡,两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藩与南诏,宋时臣服大理国,到元至元八年(1217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明代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设丽江县。1949年7月成立丽江人民政府,1961年4月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现辖面积7648平方千米,人口33万。
    丽江古城依山而建,街铺五花石,房屋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庭院花香鸟鸣。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门前即桥,清澈的泉水穿街流巷。“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情画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
    丽江古城周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被视为一处神秘的人间仙境。那泉水澄碧如玉的黑龙潭,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下榻之处;城西北的玉龙雪山是北半球最南端的现代冰川,主峰海拔5596米,终年披云戴雪,雄奇壮丽;万里长江从青藏高原顺横断山脉奔腾南下,到石鼓镇陡然掉头北上,在这里形成“万里长江第一湾”;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对峙,挤夹金沙江形成慑人心魄的“虎跳峡”,玉龙雪山东北面金沙江畔的宝山石城,三面绝壁,如俯视金沙江的雄师,这里住着纳西人家百余户,房屋依石就势,错落花流水有致,古朴天然;玉龙雪山南麓玉峰寺中530多年树龄的万朵山茶花,被誉为“环球第一树”;老君山上原始森林中,古木参天,山泉潺潺,深潭成串,有九十九潭之称;还有摩天岭、南天门、看云洞、粉笔峰、登云峰等景点神奇壮丽。那泸湖和众多的高原湖泊犹如一块块碧玉镶嵌在青山绿野之中……
    这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绚丽多彩,在晚唐时期,纳西族就创造了神奇古老的东巴文化,并用它编写成各类典籍,称为“东巴经”,至今有数万册流传国内外;广泛流传在纳西族民间的纳西古乐,典雅、清纯、空灵,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丽江古城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格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牲,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现仍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原有的特色。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是极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11.中国:峨嵋山和乐山大佛
  

  

  

  中文名称: 峨嵋山和乐山大佛
    英文名称: Mt.Emei and Leshan Giant Buddha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6
    批准标准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V)(VI);N(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山市,是我国著名的仙山佛国旅游胜地,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处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最高峰海拔3099米,高出五岳。风景区面积154平方千米。它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峨眉山海拔高、面积大、景点层次丰富、植物繁茂的特色。景区内有高等植物3200多种,野生动物2300种,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地处低山的报国寺景区,是进入峨眉山的起点,有中国最大的牌坊--天下名山牌坊,有中国重点寺庙报国寺和著名尼姑寺院伏虎寺等,这里佛教氛围浓郁,桢楠成片,彩蝶飞舞。进入中山区、浓荫密布的植被展示峨眉山的秀色所在,著名景观双桥清音、洪椿晓雨、九老仙府、白水秋风和被称为“活风景”的峨眉山猴趣会使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高山区的金顶,是峨眉山的主峰,那里视野宽阔、景色壮丽,可看到著名的金顶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以及雄伟神奇的贡嘎山雪峰和瓦屋山等。峨眉山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翠绿满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艳红,各种杜鹃花从低山到高山八月次第开放,景色十分美丽;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是人们观赏红叶的好时机;冬季的峨眉山更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一派银色世界。
    佛教传入峨眉山已有2000年历史,峨眉山与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普贤道场。现在全山有寺庙近30座,僧人200余人,较好宏扬了佛教文化传统。
    乐山大佛景区位于乐山市区东南的凌云山,大佛座落在栖鸾峰,依山开凿而成。始建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经三代人历时90年,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竣工。佛像通高71米,坐身高59.96米,面临三江激流(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山下),背负九峰凝翠,神情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充分体现了中国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公元一世纪,在四川省峨嵋山景色秀丽的山巅上,落成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随着四周其它寺庙的建立,该地成为佛教的主要圣地之一。许多世纪以来,文化财富大量积淀,最著名的要属乐山大佛了,它是8世纪时人们在一座山岩上雕凿出来的,仿佛俯瞰着三江交汇之所。佛像身高71米, 堪称世界之最。峨嵋山还以其物种繁多、种类丰富的植物而闻名天下,从亚热带植物到亚高山针叶林可谓应有尽有,有些树木树龄已逾千年。
  12.中国:庐山国家公园
  

  

  中文名称: 庐山国家公园
    英文名称: Lushan National Park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6
    批准标准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庐山,座落于江西省北部,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接鄱阳湖,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500平方公里,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圣地。
    庐山地质构造复杂,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其地质形成约八万年,是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地。在第四纪庐山上升强烈,周围相对下陷,形成多种地貌类型,北部构造为谷岭地貌,南部和西北侧形成高峻的山峰,山地中分布着宽谷和峡谷,外围发育为阶地和谷阶,不愧有“地质公园”的称号。 众多的奇峰、怪石、瀑布、岩洞形成了奇特瑰丽的山岳景观。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植被覆盖率达到80%以上,有植物3000余种,呈中国第三纪植被特征。庐山植物园成立于1934年,是国内外著名的亚高山植物园,同时也是中国长江中下游植物物种的重要保护基地。庐山有鸟类170多种,在鄱阳湖鸟类保护区越冬的鸟达100万余只,其中有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占世界白鹤总数的95%。
    庐山风光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春山如滴,夏山如翠,秋山如醉,冬山如玉”是庐山风景的最好写照。
    庐山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基地。这里有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白鹿洞书院,创建于940年,宋朝理学大师朱熹曾经在此潜心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庐山还是中国古代的宗教中心,公元391年,佛教名僧慧远在此创建东林寺,代表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成为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南朝道士陆修静在庐山开创了道教南天师派。唐代马祖道在山上开创了佛教临济宗,影响深远。明、清以后,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也在这里建堂传教,形成了五教聚集一山的独特现象。庐山还是一座政治名山,国民党政府也曾经于此设立“夏都”;新中国成立后,在庐山召开了三次重要的党的会议,留下了许多珍贵文物,极具历史价值。庐山是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自鸦片战争以来,这里修建了具有英、法、美、德、等18个国家建筑风格的上千幢别墅,著名的有美庐别墅、歇尔曼别墅等,成为至今保存完好的国际别墅群落。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13.中国:拉萨布达拉宫
  

  

   中文名称: 拉萨布达拉宫
    英文名称: The Potala Palace at Lhasa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V)(V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红山上,海拔3700余米,楼高13层、115.703米,建筑面积138025平方米。
    布达拉是梵语(古印度语)的音译,意为“佛的胜地”。布达拉宫最早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第33代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他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这里建造了宫殿,后又建造了大昭寺,吸引着大批的朝圣者。公元9世纪中叶大昭寺遭雷击和兵乱被毁,仅存法王洞、圣观音两个房间。公元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建立嘎丹颇章西藏地方政权机构,于1645年在松赞干布所修建宫殿遗址上,重建了寝宫、大殿、围墙、门楼以及地方政府工作场地白宫等建筑物。1682年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为供养五世达赖喇嘛,1690年修建了灵塔、佛殿、经堂结合的红宫。此后又经历代达赖喇嘛逐渐改修,方形成今日之规模。
    布达拉宫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是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式建筑风格。墙面上的形象都是佛教法器或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内部走廊交错,空间曲折变幻,神秘莫测。布达拉宫内部墙面绘有精美壁画,是名副其实的艺术之宫。参加壁画绘画的人有近二百人,先后耗时十余年。壁画题材广泛,是一部珍贵的西藏历史画卷。
    从17世界中叶到1959年前,布达拉宫一直作为历代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教活动的场所,是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布达拉宫收藏和保留了极为丰富的各类历史文物、宗教法器、唐卡、雕塑、佛塔、典籍等数以万计的珍品。五世达赖的灵塔,造型庞大,装饰华丽,价值连城。宫中还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数学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以及清朝皇帝御书的匾额,表达了历代达赖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这座被誉为“世界屋脊明珠”的布达拉宫,是集建筑、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于一身的宫堡式建筑群和文物巨库,是世界宫堡建筑艺术之最,也是中华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铁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布达拉宫自公元7世纪起就成为达赖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
  14.中国:武当山古建筑群
  

  

  中文名称: 武当山古建筑群
    英文名称: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1994年,C(I)(II)(V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当山,座落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又名太和山,古时称“玄岳”、“太岳”。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赞叹此山“玄岳出于五岳之上”。面积312平方公里,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四周有72峰耸立,24水环流,危岩奇洞深藏,白云绿树交映,蔚蔚壮观。
    武当山是唐代以来中国道教的发祥地,有规模宏大的道教古建筑群。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在宋朝也有所建设,元代进一步扩大修建规模,在明朝达到修建的鼎盛时期。明朝永乐皇帝亲自主持修建,动用数十万民工,在武当山大兴土木,历时12年,建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的大规模道教建筑群,成为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加强思想统治的史证。武当山古建筑群是由明代皇帝亲自策划、派人修建、派人管理的。现存建筑规模之大、规制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在中国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上也属罕见。武当山古建筑群总体规划严密,主次有序。选择建筑位置,注重周围环境,讲究山形水脉,聚气藏风,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现存的有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和玉虚宫、玉龙宫遗址以及大量庵堂、祠堂、岩庙等,共有古建筑200余栋,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其中紫霄宫高18米,宽30米,进深12米,面积为350多平方米。众多的建筑中,用才广泛,有木构、铜铸、石雕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技艺水平。金殿是一座明代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端一个面积约160平方米的石筑平台正中,其余全部构件在北京用铜铸成后,于明朝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经运河转长江、汉水运至天柱峰组装而成。高5.5米,面阔4.4米,进深3.15米,遍体镏金,经历了数百年风雨侵蚀仍辉煌如新。此外,武当山还保存着大量铜、铁、木、石造像1486件,多为明代以前作品,碑刻400多通,以及一批图书、经文,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武当山草药资源丰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1800多种草药中,武当山有800多种,且多为名贵药种,不愧拥有“天然药库”的美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座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15.中国:曲阜的孔庙、孔林和孔府
  

  

  中文名称: 曲阜的孔庙、孔林和孔府
    英文名称: emple and Cemetery of Confucius, and the Kong Family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V) (V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死后的第二年,人们将其住宅改为祭祀他的孔庙,后代帝王对他的思想观点大为推崇,不断对其加封,不断扩大祭祀他的孔庙,逐渐形成今天的规模。
    现存的孔庙面积约有327亩,建筑物466间,前后共有9进院落。藏有历朝皇帝赐书的奎文阁在第4进院落中,第7进院落的“杏坛”为传说中孔子为弟子讲学的地方。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孔庙主殿是大成殿,高约32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还有28根云龙雕柱。孔庙中还有大量的碑刻和画像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艺术的资料。
    孔林又称至胜林,面积约3000多亩,位于曲阜城北1公里处的汜河南岸,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孔子的坟墓封土高达6米。林内古木参天,碑碣林立,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墓碑前的各种形象石刻,都是根据其生前的爵位而雕成的。整个孔林延用时间长达2500年,是世界上延续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也是遍布世界各国2000多座孔庙的始祖。
    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是孔子嫡长孙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朝,历经扩建形成今日规模,面积约有200多亩,房间480多间。官衙和住宅修建在一起,是典型的封建贵族地主庄园。孔府后有一座花园,清幽典雅,布局别具匠心,是园林建筑的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典范。孔府内藏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以及历代服饰、用具等历史价值很高的文物。历代帝王多对孔子嫡系后裔封官进爵,以示恩泽,一直延续至孔子的第七十七代,历时880多年,使孔子家族成为中国最大的贵族世家,有“天下第一家”之圣称。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孔夫子是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夫子的庙宇、墓地和府邸位于山东省的曲阜。孔庙是公元前478年为纪念孔夫子而兴建的,千百年来屡毁屡建,到今天已经发展成超过100座殿堂的建筑群。孔林里不仅容纳了孔夫子的坟墓,而且他的后裔中,有超过10万人也葬在这里。当初小小的孔宅如今已经扩建成一个庞大显赫的府邸,整个宅院包括了152座殿堂。曲阜的古建筑群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和历史特色,应归功于2000多年来中国历代帝王对孔夫子的大力推崇。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16.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
  

  

   中文名称: 承德避暑山庄和周围寺庙
    英文名称: 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座落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在历史上,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宫,又称热河行宫,是我国皇家行宫中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宫苑。这里地处要势,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北可俯视关内,外可控蒙古各部,因此为清朝皇帝选中,修建作为北巡围猎的行宫。始建于清康熙42年(1703年),至清康熙52年(1713年),建成康熙三十六景与山庄城墙,雍正时代暂停营建,清乾隆6年(1741年)到乾隆57年(1792年),又继续修建扩建,增加了乾隆三十六景和庄外的外八庙。整个避暑山庄营建历时近九十年,形成占地面积584公顷,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皇家园林杰作,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
    整个景区分为四部分,共有景点180多处。宫殿区位于湖泊区南岸,接近市区,宫殿林立,布局严整,是紫禁城的浓缩;湖泊区占地约43公顷,有大小岛屿8个,湖岛交错,水秀岛绿,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平原区在湖泊区北部的山脚下,丛丛灌木,垠垠绿草,一片茫茫草原景色;山岳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占全景区面积的4/5,沟壑纵横,展现了东北林海的风采。承德避暑山融南北建筑风格于一体,集全国名胜于一园,既有南方之玲珑秀美,又不失北方之浑厚凝重。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整个山庄巧妙地利用地形,因山造势,西北多山,东南多水,活脱中国自然地理形貌的缩影。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没有宏伟的建筑,没有绚丽的小品,没有华贵的陈势,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
    避暑山庄周围的20多座庙宇群,面积约52公顷,位于古北口外,又称外八庙。由于清初,统治者奉行扶持喇嘛教,以笼络西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这些庙宇多仿照西藏、新疆的喇嘛寺庙的风格,气势宏大,富丽堂皇,融华夏多民族文化,集中国古代寺庙建筑之大成,同时也是清王朝加强统治,巩固全国统一的思想体现,有“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一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它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17.中国:武陵源名胜风景区
  

  

   中文名称: 武陵源名胜风景区
    英文名称: Wulingyuan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2
    批准标准
    1992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陵源名胜风景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源山脉中段,隶属张家界市。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索溪峪、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中心景区面积264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1268平方公里,以“奇峰、幽谷、秀水、深林、溶洞”享有盛誉,称为武陵源“五绝”。区内茂密的森林、多姿的溪涧、变幻的烟云、淳朴的田园风光,构成立体的长幅画卷、蔚为壮观。
    “五绝”之首奇峰指的是武陵源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共有3000余座。这些峰林造型独特,高低参差,风格各异,构成蔚为壮观的大峰林奇观胜景,以骆驼峰、醉石峰和五指峰最为代表。或险峻高大,或淑秀清丽,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存,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武陵源的地面切割强烈,因而又形成奇特的峡谷幽壑奇观,2000米以上的峡谷有32条,总长达到85千米。最著名的是金鞭溪、神堂湾、十里画廊等峡谷。在峰林峡谷之间,还有数十处溪泉湖瀑,且久旱不断流,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武陵源的水景类型齐全,包括溪、泉、湖、潭、瀑等,异彩分呈,有“秀水八百”的美称。鸳鸯瀑布从几百米的高处飞流直下,声势极大,甚为壮观。武陵源森林茂盛,武陵松分布广泛,数量极多,有“十万八千松”之称。在山水之间还有丰富的溶洞群,其中黄龙洞深15千米,有大厅13个,走廊96条,瀑布3处,阴河1条,石笋众多,形态各异,令人称绝。
    武陵源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众多的野生珍稀动植物物种资源,植被覆盖率达到97%,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保存了长江流域古代孑绝植物群落的原始风貌,有高达50米、胸径近1米6的古老银杏树,被称为自然遗产中的活化石;还有伯乐树、香果树等珍奇树种,武陵源有13种国家一级和二级保护动物,对研究野生动物与武陵源生态系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武陵源的田园风光秀美和谐,共有淡雅宁静的田园风光七处。沙坪田园两溪抱流,田园平缓上升,直到与如屏画的峰峦相衔接。村宅点缀,绿树四合,翠竹依依,炊烟袅袅,勾勒出浓烈的抒情氛围,令人陶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200逾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18.中国:黄龙名胜风景区
  

  

  中文名称: 黄龙名胜风景区
    英文名称: Huanglong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2
    批准标准
    1992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高原,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整个名胜风景区总面积1340平方公里,其中黄龙风景区面积为700平方公里(包括黄龙本部面积600平方公里,牟尼沟面积10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带640平方公里 。这里平均海拔3100米,年平均气温5摄氏度,以“黄龙四绝”闻名于世:五彩缤纷的彩池,白雪皑皑的雪山,蜿蜒曲折的峡谷和神秘幽静的原始森林,享有“世界奇观”,“人间瑶池”的美誉。
    黄龙由主要区黄龙沟,和牟尼沟、丹云峡、龙滴水、雪宝鼎、雪山梁、红星岩、钻字牌等八部分组成。目前已被开发的是黄龙沟和牟尼沟两景区。黄龙沟是长3600米,宽30到170米的浅黄色巨型地表钙化坡谷,宛如一条金色的巨龙,蜿蜒于林海与雪山间,构成奇、峻、雄、野的特点,堪称“中国一绝”。其钙化景观不仅规模宏大,环境原始,而且类型繁多齐全,有:钙化彩池(多达3400个)、钙化滩、钙化湖、钙化泉、钙化瀑布、钙化洞穴等,可称作罕见的世界天然钙化博物馆。黄龙沟分布钙化段长3600米,最长的钙化滩长1300米,最宽10米。钙化彩池多达3400个,堪称中国之最。牟尼沟有由扎嘎沟和二道海沟组成,以原始森林、高山湖泊、温泉和钙化大瀑布为主要特点,风景旖旎,富有高原风情。黄龙之美,最美在水景,数千彩池,缤纷灿烂,绚丽多姿。人们一进山谷,只见高峰连绵,浓荫蔽山,层层池水,众彩分呈,即被者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所迷。在众多的彩池中,以南部的洗花池、盆景池等最具特色,被称为黄龙八大景观。
    黄龙名胜风景区在地质构造上处于三个大地构造单元结合部。空间位置的过渡状态,造就区内地理状况特别复杂,蕴涵着大量自然之迷。区内雪峰林立,海拔5000米以上的就有7座,区内广泛发育着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岷山主峰雪宝鼎地区为典型,冰川类型齐全,分布密集。这里的高山峡谷江源地貌保存完好,具有最典型完整的“上宽下深,南直北曲”的特征。黄龙名胜风景区还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高等植物1500种,多为中国特有的,属国家一至三类保护的有11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云豹等一至三类国家保护动物。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龙名胜风景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是由众多雪峰和中国最东边的冰川组成的山谷。在这里人们可以找到高山景观和各种不同的森林生态系,以及壮观的石灰岩构造、瀑布和温泉。这一地区还生存着许多濒临灭绝的动物,包括大熊猫和四川疣鼻金丝猴。
  19.中国:九寨沟名胜风景区
  

  

  中文名称: 九寨沟名胜风景区
    英文名称: Jiuzhaigou Valley Scenic and Historic Interest Area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2
    批准标准
    1992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坪县,古称羊峒,又称翠海,得名于沟内得九个藏族村寨。全区面积720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60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覆盖。
    九寨沟主沟呈“Y”字形,由则查洼、日则和树正三条沟组成,总长50余公里。则查洼沟海拔3150米,日则沟海拔2910米,树正沟与西端得湖泊落差达1000米。三条沟中有114个湖泊,17处瀑布群,5处钙化滩流,47眼泉水,11段激流。这些以雪峰、湖泊群、林莽、瀑布群、钙化滩流为特色的自然奇观在中国实属唯一,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日则沟在树正沟的西南,全长约12公里。这里翠湖、飞瀑、险山、奇峰荟集,还有珍贵的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等经常出没在此,是九寨沟风景区风景最集中、最优美的地方,被誉为“九寨沟之精华所成”。
    九寨沟的自然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其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也是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地带,地质结构复杂。这里碳酸岩盐分布广泛,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的客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区内海拔4000到4800米的山地占总面积的28%,是我国保存最好、类型最丰富的第四纪冰川遗址。由于海拔高差悬殊,九寨沟植物垂直分布明显,资源丰富,高等植物2000余种,低等植物400多种,以及许多古老孑遗植物,和17种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天鹅、牛羚等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九寨沟被当地的藏民奉为神山圣水,得到了极好的保护。海拔高达4000多米的尖峭雪山的雄奇之美和多姿多彩的秀水的绚丽之美并存。这里的水清澈透底,纯净碧澄,没有污染。由于水中沉积物和湖底水藻对阳光的反射,使水色五彩缤纷,加之蓝天、雪山、层林、红叶倒映在在水中,色彩斑斓,形成层次丰富的组画,美不胜收。湖泊、瀑布和滩流随季节、日照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变幻无穷的景致,令人叹为观止。九寨沟,被西方人誉为“童话世界”,东方人赞叹为“真仙境也!”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北部,连绵超过72,000公顷,曲折狭长的九寨沟山谷海拔超过4,800米,因而形成了一系列形态不同的森林生态系。它壮丽的景色因一系列狭长的圆锥状科斯特溶岩地貌和壮观的瀑布而更加充满生趣。沟中现存140多种鸟类,还有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包括大熊猫和四川扭角羚。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0.中国:武夷山
  

  

  

  

  

   中文名称: 武夷山
    英文名称: Mount Wuyi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9
    批准标准
    1999年根据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N(III)(IV)C(III)(V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夷山,座落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西南。全景区面积有60平方公里,山地海拔多在300到400米,最大高度差只有500左右。武夷山有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庐山飞瀑之胜,桂林山水之秀,博采众长,小巧玲珑,具有综合性特点。
    武夷山有奇特的红层地貌。武夷红层单斜山,在外力因素长期雕琢塑造下,形成中国类型最齐全,也最有观赏价值的红层地貌。这里有雄伟而气派的单面山,以三仰峰为代表;危岩千仞的短块山,又称块状山;还有单斜山在垂直节理影响下形成的柱状山,如顶天立地的玉柱峰和造型优美的玉女峰。武夷山的红层峰林,像科斯特峰林,又非科斯特峰林,“以假乱真”。这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岩洞,为武夷大添光彩。武夷山风景区地处中国亚热带,属于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冬春温暖,夏季温度偏高,秋季天高气爽。武夷山植被保存良好,为我国红层分布区少见。这里有成片的中亚热带长绿阔叶林、次生的马尾松林和各类竹林。可谓四季常青,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武夷水资源丰富,山涧泉水淙淙,溪沟流水潺潺,瀑布高悬飞泻。
    武夷山不仅山水奇秀迷人,而且历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观丰富。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我国东南地区的古越人,也在武夷山安家落户,反映这个民族传统安葬习俗的“船棺”、“虹桥板”,几乎遍布武夷山中的丹岩绝壁上和红层洞穴中,据考证,迄今已有3800年左右的历史了,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秦汉以来,武夷山中相继修建不少宫观、道院、庵堂,是古代道教和佛教中心之一。武夷宫是山中最古老的宫观。武夷山还曾经是历代名人游览、倡道讲学和隐居的好地方。在玉屏峰下还留有朱熹当年创办的武夷精舍旧址。武夷丹岩绝壁上,还留有不少名人摩崖石刻,大小700多处,最早见于宋代,成为武夷山历史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六曲右岸岩壁上的“逝者如斯”为朱熹亲笔所题。历代还留下不少关于武夷山的神话传说与掌故,是武夷文化的一部分,例如仙凡对奕、幔亭招宴等。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夷山脉是中国东南部最负盛名的生物保护区,也是许多古代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其中许多生物为中国所特有。九曲溪两岸峡谷秀美,寺院庙宇众多,但其中也有不少早已成为废墟。该地区为唐宋理学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自11世纪以来,理教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文化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公元1世纪时,汉朝统治者在程村附近建立了一处较大的行政首府,厚重坚实的围墙环绕四周,极具考古价值。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1.中国:大足石刻
  

  

   中文名称: 大足石刻
    英文名称: The Dazu Rock Carving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9
    批准标准
    1999年根据文化遴选标准C(I)(II)(VI)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四川盆地东南的大足县,物产丰富,风光秀丽。境内摩崖造像分布于四十余处,人们总称为大足石窟。
    大足石刻创建于唐朝末期,经五代而盛于两宋,属于晚期石窟艺术之作。它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规模宏大而著称,堪与我国的云岗、龙门石窟相媲美。大足石刻重在写实,想象丰富,具有独创性。
    大足石窟的精华,以北山、宝顶山两处最为集中,保存完好。北山石刻多为供养窟,集唐、宋的作品于一处,从中可以看到时代风格的异同。宝顶山石刻全部建成于宋代,它是经过整体布局,精心设计的大型群雕。
    宝顶山距大足县城15公里,这里的摩崖造像是北宋名僧赵智凤主建的,从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公元1174-1249年),历70年余方告完成。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佛徙朝山进香,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说。山上风光幽丽,佛像石像达1.5万多尊。以大佛湾、小佛湾为中心,四周有统一安排的造像。东有倒塔、龙头山、殊始山、黄桶坡;南有高观音;西有大山、松林坡、佛祖岩;北有岩湾、龙潭、对面佛等;共计13处。崖高4-14米,长约500米,其中以大佛湾造像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全部造像均刻在东、南、北三面的悬崖上或石窟中,共有31幅大型雕像,气势雄伟,令人赞叹不已。佛经故事19组,有图有文,实为古代一幅;图文并茂的佛教神话连环画。最著名的有六道轮回、广大宝楼阁、华严三圣像、千手观音像、释迦涅槃圣迹图、九龙经太子等雕像。
    北山又叫龙岗山,以佛港为中心分布于山之四陬,计有营盘坡、观音坡、朴塔寺、佛耳岩等。其中普贤菩萨面部丰润、眉清目秀、体态健美修长,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
    在艺术上,大足石刻有鲜明的特色,在于:一、古代工匠以其高超的技艺和坚实的生活基础塑造宗教题材的作品,把自己的理想和强烈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形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二、各个时期的作品有各自的风貌:唐代造型大都丰满而轻盈,技法上多用薄浮雕和阴文线刻处理,效果活泼明快;五代大多风格朴素,属唐宋过渡风格;宋代则华丽繁缛,庄严厚重,普贤更显出东方健美女性的特征;三、在同一时期的作品中,采用不同的手法处理不同的主题内容,使能更加深化主题;四、作者从生活中提炼,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塑造任务,使之更加突出,既使生活的再现,又不违背艺术的真实。
    大足石刻善于根据崖势、水源等自然环境条件,把力学、采光、透视等科学原理应用于摩崖造像。以宋代造像为主的大足石刻,具有辉煌的艺术成就,显示了古代雕刻艺术家们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把我国石窟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古老石刻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充分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和谐相处局面。
  22.中国:平遥古城
  

  

  中文名称: 平遥古城
    英文名称: The Ancient City of Ping Yao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汾河上游,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历史古城,也是中国古代城市的原型。据传,平遥为陶唐氏帝尧所居之地,故古称“陶唐遗墟”。西汉北魏时,因为陶为太武帝的名讳所忌,遂改为平遥。此后,平遥一直沿用至今。
    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一直是中国最基层的一级城市--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现存的古城池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至今还居住着4.2万城市居民,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基本保持明清时期历史风貌的中国古代县城。现在城内的大部分寺庙建筑和县衙署、100多条街巷,形式与格局大体未变,都保留了原来的历史形态,街道两旁的店铺多为17到19世纪的建筑。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宝库”之美誉,作为山西省文物大县的平遥,有着自己独特的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的古城墙、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作为研究我国早期彩塑样本的五代彩塑珍品、国内古代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结构的清虚观、中国金融业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的“日升昌”票号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遥古城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城内近4000处传统民居中,有400多处保存价值极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平遥民居多建于1840年到1911年,是按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筑起来的,集中体现了中国明清汉民族的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各方面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平遥民居基本保持原有格局,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精巧的雕刻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是迄今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汉民族古代民居群落,
    平遥古城还是19世纪中后期中国金融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是当时最有影响的票号总部所在地和金融业总部机构最集中的地方,一度曾操纵和控制中国的近代金融业,在票号兴盛的100多年里,对中国近代金融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平遥镇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汉族传统城镇,建于14世纪。城镇布局集中反映 了5个多世纪以来,封建中国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的变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建筑同银行业关系密切。平遥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期当时整个中国银行业的中心。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6.中国: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中文名称: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英文名称: 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3
    批准标准
    Title 简介
    遴选标准:
    标准(i):这一区域在展现5千万年前和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碰撞相关联的地质历史、展现古地中海的闭合以及喜马拉雅山和西藏高原的隆起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对于亚洲大陆地表的演变以及正在发生的变化而言,这些是主要的地质事件。这一区域内岩石类型的多样性记录了这一历史,而且,高山带的喀斯特地形、花岗岩巨型独石以及丹霞砂岩地貌覆盖了若干世界上最好的山脉类型;
    标准 (ii):三江并流区域中激动人心的生态过程是地质、气候和地形影响的共同结果。该区域的位置处于地壳运动的活跃区之内,结果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岩石基层,从火成岩到各种沉积岩(包括石灰石、砂岩和砾岩)等不一而同。卓越的地貌范围:从峡谷到喀斯特地貌再到冰峰,这种大范围的地貌和该区域正好处于地壳构造板块的碰撞点有关。另外一个事实就是该区域是更新世时期的残遗种保护区并位于生物地理的会聚区(即:具有温和的气候和热带要素),为高度生物多样性的演变提供了良好的物理基础。除了地形多样性之外(具有6000米几乎垂直的陡坡降),季风气候影响着该区域绝大部份,从而提供了另一个有利的生态促进因素,允许各类古北区的温带生物群落良好发展;
    标准(iii):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深而平行的峡谷体现了该区域突出的自然特点;而三条江的大截面正好处于该区域的边界之外,川峡是该区域的主要风景。区域中随处可见高山,其中梅里雪山、白马雪山和哈巴雪山构成了壮观的空中风景轮廓。闽咏卡冰川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自然景观:海拔高度从卡瓦吉布山(6740米)下降到2700米,号称是北半球中在这种低纬度(28°北)下海拔下降最低的冰川。 其它出色的风景地貌有:冰川岩溶(特别是怒江峡谷上方月亮山风景区内的月亮石)和阿尔卑斯式丹霞风化层"龟甲";
    标准(iv):云南省的西北部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同时也可能是世界上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这一地区包含了横断山脉自然栖息地中的绝大部分,横断山脉是世界地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区中一个最主要的资源保护区。这一地区具有突出的地形多样性和气候多样性,它正好处于东亚、东南亚和西藏高原的生物地理区的交界处,是植物和动物运动的南北通道(特别是在冰河时期),这些因素使这一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地形景观,尽管人类在这一地区居住了数千年,但这一地区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自然特征。作为稀有濒危动植物最后残留的广阔生活据点,该地区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
    介绍: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纵谷地区,由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及其流域内的山脉组成,整个区域达4.1万平方公里。它地处东亚、南亚和青藏高原三大地理区域的交汇处,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也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该地区还是16个民族的聚居地,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并存的地区。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在一张卫星遥感地图上惊异地发现在地球位于东经98°—100°30′,北纬25°30′—29°的地区并行着三条永不干涸奔腾的大江,这就是位于青藏高原南延至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之中的“三江”(金沙汀、澜沧江、怒江)地区。
    三江并行而流在云南境内约一百七十余公里,位于云南省西部的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整个区域四万平方公里。怒江与澜沧江空中最短直线距离仅18.6公里,而澜沧江与金沙江最短直线距离仅66.3公里,从海拔760米怒江河谷到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可谓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金沙江由北东去,汇集雅垄江、大渡河、嘉陵江,于是中国便有了长江。澜沧江由北南下缓缓而流,穿越国界便成了邻国湄公河的上游。怒江山北南下奔腾急湍闯进缅甸便成了萨尔温江的上游。三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携手并肩在云南祟山峻岭中奔流。而金沙江经石鼓镇天造奇观(长江第一湾)急转回头大江东去最终流入太平洋……而澜沧江、怒江穿流缅甸、越南、老挝、泰国最终流入印度洋……
    人们知道世界上有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和平、安宁和幸福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其实美丽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奥籍美国人洛克在这一地区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摄影、收集物种近二十多年。英国人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将香格里拉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是中国著名的国际古商道——茶马古道的发祥地。十六个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和睦相处、生息与共。
    三江并流是一部地球演化的历史教科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构成了在150公里内相同排列的独龙江、高黎贡山、怒江、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等巨大的山脉和大江形成的横断山脉的主体,这是世界上“三江并流”这一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自然景观。
    从大地演化的蛇绿岩、枕状熔岩、占生化至第四世纪的地质岩层纪录到陆内造山带变质变形的冰川雪峰,溶洞河流、喀斯特地貌等完全符合世界自然遗产提名的条款标准之一。
    在动物多样性方面,这一区域同样是中国,很可能也是北半球中最令人瞩目的地区。被提名区域内的动物群落区系中的三分之二属于地方特有区系或是属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型的动物群。这一区域被认为拥有中国25%以上的动物物种,其中,许多是残遗群落和濒危物种。许多中国的稀有濒危动物都生活在被提名区域范围之内,其中:有80种动物列在中国动物红皮书之上,这80种动物中有20种被认为是濒危动物;有79种动物被列在1997年的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附录之上;有57种动物被列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世界濒危动物红色名单之上。在靠近东亚、东南亚和西藏生物地理分布区的边界位置上,这一区域同时还为每一地区众多的物种提供了一个满足并达到它们各自分布界限的走廊。大多数稀有濒危动物都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西部地区,特别是缅甸边界上狭窄而悠长的高黎贡山脉以及位于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云岭山脉之中。
    Title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位于云南省西北山区的三江国家公园内,包括八大片区,面积170万公顷,是亚洲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地段,长江(金沙江)、湄公河和萨尔温江三条大江在此区域内并行奔腾,由北向南,途径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这里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同时也是世界上温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7.中国:明清皇家陵寝
  

  

   中文名称: 明清皇家陵寝
    英文名称: the Imperial Tomb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0
    批准标准
    标准(i): 宏伟的建筑群坐落在经过挑选的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风水宝地)中,人类聪明才智和自然环境的完美结合使明清皇家陵寝成为人类伟大创造力的精华杰作。
    标准(ii) (iii) (iv):明清皇家陵寝是500多年明清传统文化与建筑的杰出体现,其建筑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形成了举世无双的文化景观。
    标准(vi):明清皇家陵寝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推崇的信仰、世界观和风水理念。明清皇家陵寝成为知名人士殡葬追随的榜样,同时也为中国历史重大历史事件的上演提供了舞台。
    明清皇家陵寝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郊的松林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我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显陵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建成,前后历时共47年,其围陵面积183.13公顷,整个陵园双城封建,外逻城长3600余米,墙高6米, 墙体厚1.8米,红墙黄瓦、金壁辉煌、蜿蜒起伏于山岚叠嶂之中,雄伟壮观,是我国历代帝王陵墓中遗存最为完整的城墙孤品,陵园由内外逻城,前后宝城、方城明楼、棱思殿、陵恩门、神厨、神库、陵户、军户、神宫监、功德碑楼、新红门、旧红门,内外明塘、九曲御河、龙形神道等30余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组成,其布局构思巧夺天工,殿宇楼台龙飞凤舞,工艺浮雕美绝伦、举世罕见,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显陵的墓主朱佑杬生前为兴献王,死后葬于松林山,明正德16年武宗驾崩,因其无子嗣,慈寿皇太后与首辅大学士杨廷和遵奉“兄终弟及”之祖训,遗命“兴献王长子朱厚熜”嗣皇帝位。年号为嘉靖,后朱厚熜为自立体系,用武力平息了长达3年之久的“皇考”之争,其间廷杖致死17人,入狱、夺俸、充军、戎边、革职等官员达115余人,从而完成了自己的昭穆体系,这一重大事件历史上称之为“大礼仪”之争。此后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将其父追尊为恭壑献皇帝,并将王墓改为帝陵,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工程,直至嘉靖驾崩建设才停止。显陵以其独特的环境风貌、精巧的布局构思、宏大的建筑规模、丰富的地下宝藏及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另世人瞩目。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座。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香妃等161人的大陵园。
    清东陵不只占地大,环境也美,群山环抱,树木葱茏。清东陵四面环山,是个方圆四十余里的小盆地,北面昌瑞山正中一峰突起,东西两侧山峰低下,构成一面扇形,西傍层峦叠翠的黄花山,东临蜿蜒起伏的丘陵地带,正南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宽不足五十米的自然口,俗称龙门口。夏季陵区雨水由此泄出,由龙门口向北望,苍山脚下,绿树丛中,古老雄伟的殿台楼阁若隐若现,金黄碧绿的琉璃瓦顶闪烁着迷人的豪光。
    公元一六六一年,清代第一帝顺治死去,葬在了东陵,当时一切草创,陵寝规制十分简陋,约在康熙中晚期,康熙皇帝组织了详细测绘和规划。测绘中发现东陵的山脉系承德西南的雾灵山崎岖蜿转二百余里,状似一条张牙舞爪腾空面起的行龙,而陵寝两侧的山势又恰似这条行龙的两根触须。于是就把这条宽三、四十里长二百四十余里的大山划入了陵寝禁区,把陵区划为前圈、后龙即长城以北的风水禁山。把前券后龙的全部居民驱逐外地,为打开风水线,将明代长城经由陵区的一段拆除,在陵区和禁山周围栽置红(内)白(中)青(外)三层界舂、舂界内围以水围墙,把后龙划出三条火道,全长三百八里,各宽二十丈,每条火道每隔七里驻兵一拨,每拨七至九人,防火防汛,防止人民进入禁山,定出法律,陵区内(包括禁山)不许死人埋人、修庙、供神。私入禁山红舂以内者,为首枷号两月期满积边烟瘴地方充军,为从者,枷号一月,杖一百,徒三年。从此,周围六百余里的东陵区内,成了清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这里的居民背井离乡,像牛羊一样被赶到了外地,除了东陵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以外,任何人休想再次踏入禁区。
    清东陵是我国最后一代王朝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除此尚有东北的永陵、福陵、昭陵,和河北易县西陵,规模都不及东陵大,清朝统治者驱使了我国数以千百万计的劳动人民以二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在这里修筑了一百一十三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由二百一七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了大小十五所陵园。这比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棗北京故宫还大十万平方米。在这一群古代建筑物的下面,埋葬着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等五个皇帝,慈禧等十四名皇后和百余名妃嫔。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顺治孝陵为主,(内葬第一帝顺治和其两名皇后)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楼宝顶,全长十一华里,以一条宽三丈六尺的砖石神道贯穿上石牌坊、大碑楼、石人石兽、龙凤门、七孔桥、五孔桥、神道碑亭等一系列附属建筑物,构成一条约偏十五度的中轴线,中轴线以东依次为孝东陵(葬顺治的孝惠皇后和二十八名妃嫔),景陵妃皇寝(葬康熙的四十八名妃嫔)、景陵(葬康熙和其四名皇后和一名皇贵妃)、景双妃园寝(葬康熙的两名皇贵妃)。中轴线以西依次为:裕陵(葬乾隆和其两名皇后、三名皇贵妃)裕陵园寝(葬乾隆的三十六名妃嫔)。定东陵为慈安慈禧并排两太后陵(分葬慈安慈禧二人)。定妃园寝(葬咸丰的十五名妃嫔)、定陵(葬咸丰和其孝德皇后)这些陵寝的正面一律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以外的昭西陵,位于整个东陵风水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内葬顺治生母吉特皇后一人)。惠陵、惠妃园寝位于陵寝区的燕南角落,距孝陵主干神路八里左右。(惠陵葬同治和其孝哲皇后,妃园寝中葬四名妃嫔)。
    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是清朝四个皇帝陵、三个皇后陵以及一些王公、公主、妃子园寝的陵墓群,位于河北适紫亍*西陵周边共有100公里,是一片丘陵地带。陵区内树木茂盛,景色宜人。 本来,清王朝入关后已选定河北遵化昌瑞山麓为陵区,为什么顺治帝的孙子雍正又另选陵址呢?对这个问题有种种传说,一种说法是雍正派人去东陵查勘,认为没有理想的地方,于是派人另找,便找到易县这块地方。另一种说法是,雍正当皇帝,是篡改了父亲康熙的遗诏,因此不敢葬在父皇的旁边,找个借口另辟陵址。到乾隆时,又规定以后父、子不葬一地,相间在东、西两两陵选址建陵,因此,东西两陵的规模大体相当。西陵的陵园建筑达5万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余间,石建筑和石雕百余座,大部都保存完好。其中规模最大的雍正泰陵。
    雍正的泰陵,居于陵区的中心位置,是西陵中建筑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余各陵分布在东西两侧。泰陵的神道,由三层巨砖铺成,两边苍松翠柏,上南往北分布着40多项大大小小的建筑。第一座建筑物是进入陵区的一座联拱式五孔桥,桥北有三座高大的石牌坊,巍然矗立。牌坊的建筑庄重、美观,色彩调和。这三座石坊,都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形式,用青花石筑成,上刻有山、水、花、草、禽兽等图形,形态生动,被视为西陵建筑艺术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嘉庆的陵称昌陵。昌陵和泰陵并列,其规模与泰陵不相上下。嘉庆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乾隆传位给他时并为他在泰陵南西士南一公里的地方,选好陵址。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 ,石板上还带有紫色花纹,光滑耀眼,好像是满堂宝石。大柱包金饰云龙,金碧辉煌。道光的陵称慕陵。慕陵的特点是规模小,没有方城、明楼、大碑亭、石象牲等建筑,但其工程重量之坚固,则超过泰、昌二陵。整个围墙,磨砖对缝,干摆灌浆,墙身平齐结实。隆恩殿的建筑工艺精巧,大殿全用金丝楠木,不饰油彩,保持原木本色,打开殿门,楠木香气扑鼻而来。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内有龙,而且檩枋、雀替,也雕上游龙和蟠龙。这些龙都张口鼓腮,喷云吐雾。据说,这都是道光本的的主意。原来为他选的陵址,发现地宫浸水,道光便另选一址,并命名为龙泉峪,道光认为,地宫浸水,可能是群龙钻穴、龙口埕水所致。如果把龙都移到天花板上去,就不会在地宫吐水了,于是,他命千百个能工巧匠,用金丝楠木雕成许许多多的龙,布满天花藻井,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崇陵是光绪的陵墓,在泰陵东5公里,是我国现存帝陵中最后的一座,建于1909年,1915年完工,其时清朝已被推翻,由逊清皇室继续修建。
    评价:
    明清皇家陵寝的选址经过了仔细的测绘和规划,几经推敲,坐落在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风水宝地)中。明清皇陵宏伟高大的古代建筑群与细腻考究的传统装饰相得宜彰,是500年来中国封建集权思想和世界观的最高体现。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28.中国:长城
  

  

   中文名称: 长城
    英文名称: Great Wall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87
    批准标准
    198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现存的长城,修建于明代, 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个省、市、自治区。修筑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其主要目的在于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统一前北方互相争斗的诸侯小国各自建造的长城衔接起来,形成穿山越岭的北方边界的屏障,长达5000多公里,是抵御来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骑兵袭击的壁垒,也是秦始皇自身权力和荣耀的一个有利证明。汉武帝也曾多次修筑长城,用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加强东西方交流,其长度达到了10000余公里。到明代,为防止前朝(元)残留势力南下,也不断修筑北方长城,全长达7300多公里,整个工程延续了200多年。在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筑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公里。因此,长城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所经地形极为复杂,根据地形又采用了不同的奇特结构,充分显示了华夏祖先的聪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谓罕见。 长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立关城,即便于交通,又有利于防守。在墙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强台,用于左右射击。长城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敌楼,用于存放武器、粮食和士兵居住,战时用作掩体。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燧、烽火台,用于在敌人入侵时,举火燃烟,迅速传递信息。城墙沿着山坡起伏延伸,穿过沙漠和沼泽。土制的墙以石头为地基,表面用砖块贴饰。从瞭望台上能看到烟雾信号,而在晚上利用篝火,这样消息能以罕见的速度横越全国。
    自修建以来,长城就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长城的守失关系着许多朝代的更替,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伴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役的发生,英雄人物云涌而出,大大丰富了这座亘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如战国时代的赵国名将李牧,后代为纪念其功绩,在雁门关修建了李牧祠以为纪念,至今其遗址尤存。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长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长城,在山海关还建有孟姜女庙,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29.中国:云岗石窟
  

  

   中文名称: 云岗石窟
    英文名称: Yungang Grottoes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1
    批准标准
    Title 简介
    标准(i) 云岗石窟的大规模佛像雕塑群是中国早期佛教石窟艺术的杰作;
    标准(ii) 云岗石窟的艺术创作是5世纪以来南亚和中亚的佛教宗教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成功融合的范例,而佛教在中国的兴盛是和皇家统治阶级的推崇密不可分的;
    标准(iii) 云岗石窟生动地体现了佛陀在中国所代表的力量和忍耐;
    标准(iv) 云岗石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石雕佛像群,气势恢弘,风格硬朗流畅。
    云岗石窟
    介绍:
    云岗石窟,在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453 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延续到正光年间(520—525)。在我国三大石窟中,它以石雕造像气魄宏伟,内容丰富著称。云岗石窟现存洞窟53个,造像51000 余尊,规模宏大、雕饰奇伟, 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又一颗灿烂明珠,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第五、第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多采,富丽瑰奇,是云岗艺术的精华。东部、西部窟群属于晚期作品。第五窟中央的本尊坐佛,为众佛之最,高17米,横 宽15.8米。 脚长4.65米。第六窟规模宏伟,洞高20米,中央一个大塔柱上,雕有大小石佛3000余尊,东西两壁刻有著名的“佛传图”。形象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故事。
    云岗石窟的内壁、外壁、佛光、藻井等都刻有成群的“飞天”,非常生动活泼,展示了佛教徒所幻想的极乐世界。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都采用拟人的高超手法,富于人的天性和表情,具有无限的活力;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分窟介绍:(第5、6窟)
    现存两窟窟前五间四层木结构阁楼是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修建,第5窟窟檐面阔9.1米,进深5.2米。第6窟窟檐面阔9.55米,进深7、8米,在形体上略比第5窟高大。尽管风化严重,但此两窟外壁的整体设计依旧一目了然:两窟分别开有大型明窗和窟门,两窟中央耸立由“龟趺”负驮之巨大丰碑,东西两侧对称为九层高塔,窟前宽度达30余米,前庭宽大平坦,是为一组双窟。这组双窟设计统一,气势宏大,形制则不相同。
    第5窟为“大像窟”,因而形制与云冈早期洞窟相同,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北壁置隧道为诵经道。主要造像题材是“三世佛”,即过去、现在、未来佛,主尊释迦牟尼高达17米,是云冈石窟最高的造像。该窟壁面东北隅因山体渗水严重而多有风化,南壁和西壁则保存较好,显现了北魏雕刻艺术之精妙,南壁窟门与明窗间列龛两排,上排为八个圆拱龛,下排为八个帷幕龛,龛内均置坐佛,齐整有序,威严肃穆。在南壁上层东西两侧,各雕有高浮雕大象负驮须眉座五层瓦顶出檐佛塔,设计巧妙,雕刻精美,是云冈石窟佛塔雕刻的精品,也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印度佛教艺术相结合的典范。第5窟有多达39个附洞,编号分别由5-1至5-39,这些附洞的位置,除主洞明窗两侧6个,上方8个外,多数分布于主洞东侧及左侧冲沟上方的所谓“龙王庙沟”的高台上。洞窟多为晚期开凿,但造像艺术水平却不乏云冈石窟中的精品:
    编号5-11的洞窟:
    该窟位于主洞明窗西侧第一层,尖拱式外壁,窟楣中雕坐佛。窟内东西宽1.3米,南北进深0.9米,上下高2.1米,东西北壁各开大龛,北壁坐佛褒衣博带,衣摆皱褶繁缛而下垂至地面(这种造像风格在云冈以后开凿的石窟中常可见到),面容清秀,显得异常俊美。窟内雕刻还有几处值得一提。一是窟顶平格内雕刻了演奏埙、筚篥、排箫、横笛、毛员鼓、羯鼓的8个飞天乐伎。身材修长,飘带翻飞,是云冈乐伎雕刻的精品之一。二是南壁窟门两侧对称雕刻了“逾城出家”和“乘象投胎”的佛传故事画面。三是保存完好的地面团莲雕刻。由于该窟距地面较高(约为6米),很少有人践踏窟内地面,成为云冈石窟唯一完整保存的北魏洞窟地面的团莲雕刻。
    编号5-12的洞窟:
    此洞窟位于主洞明窗东侧第二层,严格地说,这更是一个雕凿在外壁的佛龛。此龛的佛像头高45厘米,肉髻高耸,长眉细目,鼻梁高直,两翼分明,嘴角两侧上翘,笑容微微显露,身体前倾,晗首视下,蕴藏了极大的智慧与宽容。此为云冈石窟的晚期造像,其雕刻成就异常突出,具有这些特质的作品显然是成熟透了,也极为复杂,要达到这种程度,绝非在一朝一夕发挥一个艺术家的才能所能完成的,它意味着前人的努力,是以更早期的艺术家那艰辛的尝试为前题的。
    第5窟清代木结构窟檐一层西侧存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700余字的“重修云冈大石佛阁碑记”石碑,东侧存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600余字的“重修云冈寺记”石碑。窟檐外东侧存清代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1300余字的“重修大佛寺碑记”石碑,西侧存蒙文石碑一通。
    第6窟是云冈石窟雕刻中设计最精细,雕刻最华丽,内容最丰富,造像最多的精华洞窟“塔庙窟”。高达15米的中心塔柱分上下两层,上层“四方佛”褒衣博带,气宇轩昂;四角各雕立体方形九层塔,每层三龛三佛,层层出檐。下层四面开出大型双重佛像龛,豪华别致,龛龛不同:南面结跏趺坐释迦牟尼;西面善跏趺坐(倚坐)阿弥陀佛;北面“释迦、多宝”二佛并坐;东面莲花跏趺坐(交脚)弥勒菩萨。洞窟四壁雕满佛龛造像和装饰纹样,没有一点空挡。北壁下层置一平台,高于地面1.2米,以两根千佛柱支撑,开一宽13.8米,高7米的大型佛像龛,内置三世佛,主题思想明确,形体突出高大,虽然风化严重,但其设计精神犹在。东西南北四壁上层(除明窗的宽度外)长达49.5米,高3.8米,约188平方米的面积里,塑造了11幅宝盖龛内著褒衣博带的立佛像,每尊佛像由二胁侍菩萨以及众供养菩萨簇拥,佛龛之间以弟子像间隔,场面热烈华丽而庄严肃穆。同时,也成为云冈石窟整体画面面积最大,并覆盖洞窟四壁(北壁风化严重)的壮丽画面。南壁明窗与窟门之间,以大型屋形龛覆盖了文殊问疾场面,这副画面面积约10.6平方米(高264厘米,宽400厘米),三角垂帐装饰,屋脊置鸱尾一对,金翅鸟5只,素面圆盘装饰一对,素面三角五只。其下覆盖内容是:中央为须弥座著褒衣博带释迦像,右襟搭于左肩,衣摆下垂,头光背光装饰华丽,高发螺旋成髻,双目微闭,正襟危坐。左侧为头戴尖顶帽,身穿对领长衣,倚坐床榻的维摩居士,他手执尘尾上举,眯眼微笑,从容自得。右侧为头戴宝冠,著短衫长裙,坐于床榻的文殊菩萨,他头微侧,左手上扬,似侃侃而谈。这幅以中国传统瓦顶式样装饰的“文殊问疾”图,是这一题材被刻划在石窟寺中最庄严、隆重的一幅。第6窟还有一处引人入胜的是雕刻,是位于塔柱下层大龛两侧和洞窟四壁的“佛传故事”画面,展示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经历。
    第6窟现存雕刻佛传故事画面37幅,是北魏时期石窟寺佛本行故事中的珍品。窟顶中心塔柱四周的三十二个平方格虽有风化,但依然可见骑孔雀、狮、虎、长尾马、狐、龟等动物的人物,此乃八部护法中的“诸天骑乘”。这些,不仅宣传了佛教经论中对护法八部的详细描写,也使洞窟艺术雕刻更加丰富多彩。第6窟木结构窟檐内存明代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700余字的“游石佛寺记”。窟檐外西侧存清代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1000余字的“重修云冈石佛寺碑记”石碑和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蒙文碑记,东侧存清代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800余字的“重修庙宇碑记”石碑。
    Title 简介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现存洞窟252座,和石像51,000尊,代表了中国古代5世纪到6世纪时期高超的佛教艺术成就。云岗有5各著名的石窟,是由一个名叫昙曜的人主持修建的,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和谐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第一次高峰。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30.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名称: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地点:辽宁省桓仁县、吉林省集安市
   英文名称: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4
      
      Title 简介
  王城: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
  王陵:麻线0626号墓、千秋墓、西大墓、麻线2100号墓、麻线2378号墓、七星山0211号墓、七星山0871号墓、太王陵及好太王碑、临江墓、禹山2110号墓、禹山0992号墓、将军坟及1号陪葬墓。共计14处。
  贵族墓:角抵墓、舞踊墓、马槽墓、王字墓、环纹墓、冉牟墓、散莲花墓、长川2号墓、长川4号墓、长川1号墓、禹山3319号墓、五盔坟1号墓、五盔坟2号墓、五盔坟3号墓、五盔坟4号墓、五盔坟5号墓、四神墓、禹山2112号墓、四盔坟1号墓、四盔坟2号墓、四盔坟3号墓、四盔坟4号墓、兄墓、弟墓、折天井墓、龟甲墓。共计26座。
  简介: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1号陪冢。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少数民族政权,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在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国,后建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五女山城)。西汉元始三年(公元3年),迁都国内城,同时筑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境内),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被唐与朝鲜半岛的新罗联军所灭。
  意义:作为中国古代东北地区最具特色与影响的民族和地方政权之一,高句丽曾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其主要的历史遗迹大量地存续于中国的吉林省和辽宁省,成为该段历史无可替代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的王城、王陵和贵族墓更弥足珍贵。
  在王城中,五女山山城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高句丽创建的第一个都城。作为鸭绿江两岸现存100余座高句丽山城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它的规模宏大,体系完备,保存也较为完整。城内分布多处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建筑遗址及生活、军事遗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五女山山城承袭了中国北方民族构筑山城的传统,但在选址布局、城墙筑法、石料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形成了一种不同凡响的山城形式,是中国东北和东北亚地区山城建筑进入划时代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古代东北民族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这里开始,高句丽民族逐步扩大活动领域,历经700余年,创造了极具特色的文化。
  国内城、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是高句丽早中期(公元1-5世纪)的都城,其特点是平原城与山城相互依附共为都城。在东北亚地区中世纪世代城址中,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都城建筑的杰作。国内城是为数不多的地表保存有石筑城墙的平原城类型都城址,保存下来的城墙依然坚实劳固而又不失美观庄严,都城风范犹存。丸都山城的布局因山形走势而巧妙构思、合理规划,完美地实现了自然风貌与人类创造的浑然一体。通过考古发掘揭露的宫殿址遗迹,仍可显示原有建筑的恢弘气势。国内城与丸都山城是高句丽政权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透过它们,可以见证已经被历史长河湮没了的高句丽创造的辉煌文明。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城外,在群山环抱的通沟平原上,现存近7000座高句丽时代墓葬--洞沟古墓群,堪称东北亚地区古墓群之冠。它不仅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高句丽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高句丽留给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艺术宝库。古墓群中以将军坟、太王陵为代表的十几座大型高句丽王陵以及大量的王室贵族壁画墓,是高句丽建筑技艺、艺术成就所达高度的一个缩影。矗立于太王陵东侧的好太王碑,其汉字镌刻的碑文是高句丽保存至今最长的一篇文献资料。尤为重要的是,地方文化底蕴与周边特别是中国中原文化因素的有机交融在它们身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其独特魅力早已闻名于世,是高句丽文化昭示后人的经典之作。
  

[ Last edited by 白色乌鸦 on 2005-11-16 at 12:33 PM ]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3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31.澳门历史城区
  

  

  

  英文名称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5
      
      Title 简介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里吒庙、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澳门历史城区的普世价值
  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它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历史重要的见证;更是四百多年来中西文化交流互补、多元共存的结晶。
  多元共存 和谐交融
  16世纪中叶,因应中外贸易的新形势,明朝政府划出澳门半岛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为主的外国商人居住及进行贸易,澳门由此发展成19世纪前中国主要的对外港口,也是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港口。贸易活动的兴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来,一个融合欧、亚、非、美四洲人民的“华洋杂居”的国际城市由是诞生。葡萄牙人将这个用城墙围起的城市命名为“天主圣名之城”,我们今天的澳门历史城区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四百多年间,在这块城区内,来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瑞典、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朝鲜甚至非洲地区等等不同地方的人,带 著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职业技艺,不同的风俗习惯,在澳门历史城区内盖房子、建教堂、修马路、筑炮台以至闢建坟场,展开多姿多采的生活,包括各类文化活动。在这种机遇下,澳门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境内接触近代西方器物与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当时中国接触西方文化的桥头堡。与此同时,居住在澳门的外国人,也以各种方式,向世界各国介绍在澳门见到的一切中国文化思想与生活习俗。澳门,也是一道外国认识中国的门户。
  随著外国人的定居,他们把自己的建筑传统越洋带到澳门,使澳门成为近代西洋建筑传入中国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门的建筑物,无不显露出与葡萄牙本土建筑的密切关系。事实上,文艺复兴后的一些主要建筑形式、风格,结合亚洲其它地区不同的建筑元素在澳门产生了新的变体,形成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
  开创许多中国第一
  明末清初,大量天主教传教士以澳门为传教基地,积极从事远东地区的传教工作,并由此创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辉煌篇章。这些传教士来自不同的修会,他们为中国带来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及人文艺术,又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文化成就。而作为基地的澳门,在各修会的努力建设下,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的事业,如中国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中国第一所西式医院(白马行医院)、中国第一所以西方金属制版和印刷拉丁文字的印刷厂(圣保禄学院附属印刷所)、中国第一份外文报纸(《蜜蜂华报》)( A Abelha da China) 等等。由耶稣会在澳门开办的圣保禄学院(现已不存)及圣若瑟修院,为天主教在远东和中国的传教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同时也培养了大批中国籍的传教士,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卓越的贡献。
  到19世纪,随著第一位传教士马礼逊来到中国大陆,基督新教也以澳门为基地之一,积极开展传教活动。比如中国第一位新教徒蔡高就是由马礼逊在澳门为其洗礼;此外,由马礼逊编写的《华英字典》也是在澳门出版。而由新教徒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校”更将近代西式学校教育模式引入中国,培养出容闳等著名学生,对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作为贡献。
  另一方面,澳门民间的妈祖崇拜,表现了澳门与中国闽粤沿海居民妈祖信仰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社会和历史环境的特殊性,澳门的妈阁庙在中国众多的妈祖庙中又别具特色。它既有中国以至海外妈祖崇拜传播和组织的典型特征,又因澳门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接触最重要的商港,使妈阁庙成为最早向欧洲传播妈祖文化的地方。
  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蕴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很是对不起.在编译文章时因为资料来源不同,以至于遗漏.关于中国世遗"高句丽墓"和澳门历史城区.对于高丽墓,我知之甚少,但对于澳门历史城区,我比较熟悉,但在当时我手上的资料中并没有看到澳门历史城区这一处遗产,加之我在其后去图书馆>书店等地翻阅相关书籍时也没有看到.我就怀疑我自己对于以前的印象了.
  的确,我在下午去书馆,甚幸查阅之时看到了中国世遗"中国高句丽墓"与"澳门历史城区"在此我也感谢楼上的提示.
  同时对于其他篇幅内的遗漏我也多加注意,以期更新.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关于辽宁的沈阳故宫与盛京三陵1:
  关于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我上午在书局翻阅2005年8月由广东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一书中赫然看见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是单独列出,并作为中国的第33和第34项世界遗产(包括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昆曲和古琴).关于此我有必要说明的是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是在2004年7月1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作为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文化遗产和明清皇家寝陵扩展项目列入>.而不能视为单独的世界遗产.
  关于沈阳故宫和盛京三陵2: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的沈阳故宫以满族特色著称,是中国除北京故宫外,惟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
  东北地区第一大城市沈阳的历史地位,因为老城中心的这座皇宫显得格外重要。17世纪初,一支北方游牧民族女真族用武力称雄于长城以北,在东北地区建立了“金”国,史称“后金”。1625年,后金的大汗努尔哈赤对长城以南的大明朝虎视眈眈,出于军事目的迁都沈阳,并开始修建这座如今被称为“沈阳故宫”的宫殿建筑群。就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而言,沈阳故宫仅次于北京故宫,具有鲜明的满族特色,其建筑布局分东中西三路。东路是故宫最早的建筑,以大政殿为主体,东西两侧“八字”排开十王亭,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努尔哈赤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创建了满洲八旗,因此,在建宫殿时特设了十王亭,供八旗首领和亲王贝勒朝觐办公。在恢弘的建筑群里,十王亭简朴的风格显得有些突兀。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大政殿八角八面,象征满族的八旗制度。清王朝初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里。皇太极在此受朝贺礼,改大金为大清;福临在此即位,成了大清朝第一位少年天子;清军入关令在此发出,数十万铁骑转瞬间踏破了山海关。
  大政殿与殿外十王亭遥相呼应,满洲人的雄心与梦想从这里蔓延开去。
  故宫中路以崇政殿为主体,是皇太极日常处理军国大事的地方。恢宏中显出简朴的崇政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北京的太和殿,不过,那太和殿把几个不同朝代的事混杂在了一起,总让人觉得看不真切。两相比较,崇政殿的气象显得较为纯粹,包融着一个不羼杂的清代,一个正处于上升阶段的民族曾在此励精图治。
  

  盛京三陵:
  盛京三陵是指早期的清朝皇家陵寝——福陵、昭陵和永陵。福陵又称东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区东北部丘陵地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昭陵始建于1643年,位于沈阳城北5公里处,那里埋葬着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位于辽宁省新宾县城西21公里处,始建于清朝建政前的1598年。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世遗目录【东亚篇】之日本
  1.日本:屋久岛
  

  中文名称: 屋久岛
    英文名称: Yakushima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Ⅲ)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屋久岛是一处方圆501平方米(193平方里)的圆形岛屿,在鹿儿岛以南耸立出海面,位于九洲岛的南端。屋久岛山构成中九州山脉的一部分,岛中央山的最高点宫之浦岳海拔为1935米(6360英寸),高过九洲境内的其他山脉。岛内有30多处山峰达到1000米(3281英尺)以上,从滨海到山颠垂直分布着从亚热带到亚寒带的各种各样的植被。屋久岛年降雨为4000—10000毫米(157-394英尺),植被类型区别显著,从滨海至山颠的一处107平方米(41平方里)的地带约占了岛屿的五分之一,于1993年10月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屋久岛山海拨约2000米,是日本南部最高的山脉,另有几个山峰超过1800米,最高峰四周的山脊普遍高达1000米以上,自海滨到山巅的地势非常陡峭,岩床巨大,较小的沙石和页岩在山脚也可见到。气侯从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到亚苔原带逐渐变化。年平均气温在20度左右,空气湿度在山顶可达零度以下,冬季降雪是很平常的。年平均降水量很高,随高度和地理位置改变,海滨降水在4000毫米,内地降水在10000毫米左右。湿度也很大,平均73-75%,雨季超过80%。
    屋久岛森林生态保护系统、自然和生态保护区与九洲岛的南端以一条宽60公里、深120米的海峡隔开。此地边界曲折、复杂,有些地区只有1公里宽。保护区位于岛的中央,向东、西、南三个方向伸展,其中西面延伸至海。屋久岛国家公园据国家公园法于1964年成立,1975年野生保护区据自然保护法成立,组成了世界遗产保护区的一小部分。据文化财产保护法而届定的特殊自然保护区完全在世界遗产保护区的范围内。森林生态保护区于1991年成立,包括了世界遗产区和周围地区,其中岛的中央地带和西南沿海地带于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保护圈。1993年该区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区占地10747亩,屋久岛野生保护区占地1219亩,森林生态区占地14600亩,其中96%是国有土地,4%是私有土地。该区海拨从海平面到935米不等。植被与大陆截然不同,垂直分布明显,亚热带植物颁在海边,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亚苔原带的随地势上升而依次分布。与岛屿的面积相比,这里的植物物种显得格外丰富,约有1900个种和亚种分布于此,94种是本地特有的,200多种植物是处于其分布地域的最南界;该区动物多种多样,有16种哺乳动物,4个亚种是此地特有的。传统认为此山有神灵的存在,屋宇杉被认为是神树。地区内只有猎人所取的道路和两处茅屋。屋宇岛的森林已被生物学家仔细地研究过,此地也被列为生态保护区。诸多因素导致了独特的森林地区包括屋久杉(屋久岛的本地杉)的产生。亚热带植被从滨海延伸至200米处的山坡,包括各种树木,尤值一提的是高大的榕树。沿海岸地区具有广泛、多样的亚热带树木;在200-800米(656-2625英尺)的气候温和地区,多长着甜橡树和长青橡树;这一地带往上至1600米(5249英尺)处,就是久负盛名的屋久杉的所在地,屋久杉慢杉树的一种,据估计有3000—3500年树龄。其中一棵杉树,据测有7200年的树龄,树身周长1***米。这些古老的杉树无疑在生物学和生物形态学上都极有价值,它们还为一些濒临灭绝的鸟类,如琉球知更鸟和伊豆画眉的栖息地。温和地带的栎木例如冷杉,高山下的植物例如杜鹃花,这些不同树种形态的垂直分布在海岛的斜坡山是清晰可见的。不同气候地带的各种植物共同生长,并形成局部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极其稀有。
    屋久岛最为典型的自然景观要属古屋久杉树,树龄均超过一千年,其中一些树木的直径达到5米。从生态学和形态学上来说,屋久岛包括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自然林地,而且它还是濒临灭绝鸟类的家园。
    评价:
    屋久岛位于古北区和远东生物区的交汇点,该岛拥有丰富的植物群,大约有1900种类和亚种类,包括古老的杉树样本(日本杉),该地区另一独特之处是它拥有气候温和的古代森林遗迹。
  2.日本:白神山地
  

  中文名称: 白神山地
    英文名称: Shirakami-Sanchi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N(Ⅱ)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白神山地是山岳地带的通称,它位于日本北部青森县和饱田县之间的边界地区,位于本州岛的北部,距日本海15公里,整个地区是一处国家森林,于1992年在自然保护法里被列入自然保护区。北部的一条狭长地带构成自然公园特殊保护区(1975建立)的一部分,1990年森林生态保护区建立,1993年该区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该区海拔100米到1243米,占地450平方公里,包括陡峭崎岖的山脉,山峰高度在1000到1200米之间。山脉于第四纪时突然隆起,大规模的地质运动在该区极为频繁,50%以上的地区拥有深谷,山谷陡峭,斜度都在30度以上。因靠近日本海,冬季的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的冷气相交汇在该区形成大量降雪。其中170平方公里的毛榉森林于1993年10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该区水资源丰富,许多小溪和河流都发源于此,地区河流的源头位于草木葱翠的野山之中,并延伸到广阔的山毛榉林地,而这一地区至今还没有遭到人类的砍伐。
    在日本东部,山毛榉是占优势的阔叶落叶林。自古代起,人们就砍伐山毛榉用作木材或用于生火,因此除了保护区以内存在着原生毛榉林外,其他地方的毛榉林多是人工林或再生林。由于白神山地十分陡峭,远离都市,原生的毛榉林得到保存,是日本稀有的自然森林遗迹之一。山毛榉森林在欧洲、中国、北美、台湾和中美洲都曾出现,但仅有在欧洲发现的大量山毛榉原始森林可与日本的山毛榉森林相媲美。由于冰河时代的影响,欧洲山毛榉森林具有相对简单的生态系统和有限的多样化的植物种类。而日本的山毛榉森林与之相比较,具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5至6倍的植物种类。白神山地山毛榉森林值得自豪的茂盛植物大约有500种。这一地区也是许多脊椎动物的家园,包括日本特有的两种哺乳动物:日本鬣羚和日本猕猴。此外,还有受到威胁而濒临灭绝的鸟类。这里也是许多无脊椎动物的栖生地,昆虫种类超过2000种。白神山地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该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毛榉林原始森林,500多种植物生长于此地,尽管与其他山区相比,植物种类不算太多,但其中包括一些日本所独有的典型植物,还有一些苔原带和高山区的植物。本州岛地区存在的哺乳动物在该区都可以看到,至少两种以上的动物的生存地域因大量降雪而受到限制。目前已发现鸟类有87种,其中包括独一无二的一对金鹰,它们被认为是自然的纪念物,因其繁殖数量少,已成为日本的濒危物种。三对黑色的啄木鸟也被认作是自然的纪念物。日本黑熊在该区较为普通,已记录有7种爬行动物和9种两栖动物。昆虫也很丰富,已发现有2212种昆虫。此地区的猎人在长期的狩猎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特有的狩猎技术和信仰。目前在保护区的中心地带没有居民,当地居民只在此地采集蘑菇、草药、砍伐竹子,季节性的狩猎和打鱼,以维持生计。山区没有路径,每年约有3000多人爬上此山。
    该区是世界上毛榉林的唯一一处原始森林,它也是亚洲最大的一处毛榉森林。此地的保护任务划规林业部和环境部负责,1995年制定了该区的保护计划。世界遗产保护区联络组织也已成立,旨在促进该地的保护措施的加强和合作。保护区的核心区的进入受到控制,于保护区有损害的行为,如建筑房屋,挖掘土石受到禁止,周围地带也不充许砍伐树木。黑熊经常跑出该区在附近果园里遭到猎杀,附近的一座军事基地也经常在该区作低空飞行,这一地区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森林公路的修建也因会造成土崩、洪水,遭到有关人士的反对而搁浅。
    评价:
    白神山地位于北本州的群山之中,该地区人迹罕至,它包括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寒带Siebold毛榉树森林遗迹,毛榉树曾经覆盖日本北部的丘陵和山脉斜坡,森林中共同生活着黑熊、鬣羚和87种鸟类。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4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3.日本:古奈良的历史遗迹
  

   中文名称: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
    英文名称: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Nara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8
    批准标准
    199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Ⅱ)(Ⅲ)(Ⅳ)(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良有“东方的罗马”之誉,日本人称奈良为“精神故乡”和“丝绸之路的东方终点”。早在3~5世纪山明水秀的奈良就是日本“大和国”的中心;公元6~7世纪,日本几代天皇在此建都。当奈良作为日本首都时,它的建筑遗产独特地反映了日本文化的繁荣。天皇宫殿的布局和奈良幸存的建筑构思是早期亚洲都城建筑和设计的杰出典范。作为与中国和朝鲜文化交流的结晶,古都奈良充当着特殊证人的角色,它见证了日本建筑和艺术的演变,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710年,回国的遣唐史仿照中国唐都长安,按1/4的比例修建了平城京。平城京遗址在现奈良市的西北。当时的平城京东西宽4.3公里、南北长4.8公里。都城的东西南北,每隔400米都有大路相通,纵横的大路将城区分成许多方块,形成整齐的棋盘街。城北正中有平城宫,那是天皇的寝宫,也是议政厅。通向平城宫的朱雀大路将平城京分为左京和右京。朱雀门的平城宫设太极殿、朝堂、朝集殿等,也极似长安。奈良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文化发祥地,至今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寺庙、神社、佛阁、佛像、雕刻、绘画,平城京遗址和众多的皇陵。
    奈良佛教庙宇和神道建筑,表现了永恒的精神力量,并通过杰出的建筑风格对宗教产生了影响。在古建筑的寺院和各种史迹中,最著名的有东大寺、星福寺、法隆寺、药师寺和唐招提寺。
    东大寺位于奈良杂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总寺院,始建于公元745年,当时的寺名为总分国寺,由圣武天皇仿照中国寺院建筑结构建造。大佛殿东西宽57米,南北长50米,高46米,相当于15层建筑物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大佛殿金堂的宇宙佛毗卢遮那镀金铜佛坐象,高达16.21米,是日本第一大佛,称为奈良大佛,仅次于中国西藏扎什伦布寺的“未来佛”,为世界第二大铜佛。殿东的大钟楼建于镰仓时代,也是仿造天竺式样的建筑。楼内有日本752年铸造的最重的钟-梵钟,高3.86米,直径2.71米,为日本国宝。殿西松林中的戒坛院,是为中国唐代鉴真大师传戒而建,他是日本第一个授戒师。殿北的正仓院收藏着当时天皇的用品、东大寺寺宝和文书等奈良时代的美术品以及从中国、波斯、西域等地传入的9000多件艺术品。
    与东大寺同在奈良公园的春日大社始建于公元768年,后被战火烧毁,现在的建筑都是江户时代的重建的。但它的楼门、石灯笼、石佛、铠和胄等都是珍贵文物。每年在春日大社举行社火活动,千余只驯鹿漫步其间,原始森林与春日大神殿融为一体,成为文化风景的典范。
    唐招提寺在奈良西京五条町,气势雄伟,具有中国盛唐的建筑风格。它是公元759年根据圣武天皇敕命为鉴真大师修建的,原名律宗寺。据说鼎盛时期有3000余名学僧在此学经求法。寺院大门上红色的“唐招提寺”横额,是日本效谦女皇仿中国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字体书写的。鉴真大师的坐象供奉在御影堂,这尊塑像是763年鉴真大师圆寂后,他的赴日弟子忍基制作的,被尊为日本的国宝。1985年,鉴真和尚的坐像回江苏扬州“探亲”,盛况空前。
    奈良近郊的药师寺,是公元680年天皇为祈祷皇后的疾病痊愈修建的,以建于698年的东塔闻名。寺内的珍贵文物有东塔、东院堂、铜铸如来佛坐像、观音菩萨坐像等。东塔高37.9米,是仅存的奈良时代初期的古建筑。这座塔建造奇异,塔身3层,大屋顶下又分出小屋顶,大小屋顶形成和谐组合,看上去像是6层塔。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奈良的历史遗迹-庙宇、神殿是所发掘出的伟大帝国宫殿的遗迹-提供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图画,它深刻揭示了一个政治和文化变迁的时代。
  4.日本:严岛神殿
  

  中文名称: 严岛神殿
    英文名称: Itsukushima Shinto Shrine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6
    批准标准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Ⅳ)(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严岛神殿依据人类崇高观念体现出来的风景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明亮的日本漆涂就的红色神殿建筑群一直延伸至大海,并以郁郁葱葱的草木群山为背景。作为文化遗产,严岛神殿包括17座神殿建筑(包括主神殿的内圣殿、中间圣殿、礼拜堂)、宝塔、多边的印度塔、建筑中的其中6座被确认为国宝,余下的11座建筑和3座外部建筑被指定为国家重要的文化财产。
    从古代时期起,人们就视宫岛精神为神圣,敬畏之,并作为神来膜拜。主神殿根传说是佐伯全本于公元593年建造的。因为闭塞的海湾能够看见神殿,于是人们相信是神选中了这个地方岛屿。
    日本历史上首次记载严岛神殿的是《日本书纪》,时间为公元881年。它记载有严岛神殿和其它著名的神殿。在平清盛时代,它成为Heike家族礼拜的地方,约在1168年,神殿建筑主体已基本形成,当平家家族的势力扩大时,膜拜神殿的人也随之增加了。神殿本身在皇家宫廷中也是知名的,天皇和宫廷里的人都参观过宏伟壮丽的神殿。在平安 时期,轻松的文化气氛融入其中。古代日本音乐宫廷舞蹈,也始于这一时期。甚至当平家家族衰落以后,平安时期的文化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神殿持续经历了稳定和繁荣的年代。1207年和1223年,主神殿被大火烧毁,尽管每个殿堂都得以恢复重建,但神殿的布局和级别却发生了变化。因此,1278-1288年神殿走向衰落。1325年台风摧毁了神殿,而那时的神殿布局保持至今。从镰仓时代到内战期间,经过动荡的政治局势,神殿的影响也逐渐下降。尽管神殿沦落到毁坏的地步,但当毛利基成1555年赢得战争并控制严岛后,神殿重新得到尊敬,庄严的神殿再次得到恢复。此外,丰臣秀吉在征服九州后也曾参观过神殿,并命令在此建立大型的佛祖释迦牟尼言论的图书馆。
    自古代起它被各类掌握权力的统治者所崇拜以来,神殿被许多人尊敬,并作为独特的建筑设计典范,神殿是日本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存活至今,它又是日本精神的典型。
    平清盛是12世纪日本有影响的人物,他的最初建筑为宏伟、壮丽的神殿打下了基础,正如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严岛神殿。这些建筑典型的建筑布局结合了平安时代(794-1184)Shinden-zukuri的风格。神殿建筑依山傍水,视野辽阔,是平安时代最显著的建筑成就。
    神殿建筑在日本的发展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有很大关系。神殿大厅描绘出一种祀奉的风格,并奉献敬意给永恒的山神和其他的自然物。这种结构设置与环境的完美融合,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佳作,令其它神殿望其项背。作为一种美学传统,它长期为日本服务。严岛神殿是诠释日本精神文化的价值标本。
    严岛神殿包含一些建于镰仓时代的痕迹,与其它神殿相比,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广泛多样,尽管饱经沧桑,它仍旧保留了与平安时代建筑较大反差的风格。山海之间、凭空出世。平安时代shinden-zukuri风格的再现,加深了对古代神殿大厅艺术的深刻理解。
    严岛神殿是神道教神殿,因此它是深入到日本文化根源宗教的完整部分。作为文化遗产,它具体表现了与神道教和佛教异同,并从批判的视角提供了日本宗教特殊性格的原由。
    1996年12月,严岛神殿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神殿典型的建筑成就表达了日本独特的文化。这种方式传达了文化环境对岛屿整体水平的最高评价。
    世界遗产包括严岛神殿本身在内的方圆431.2公顷的建筑,相对广阔的地区大约占严岛面积的14%。严岛是以独特的目光并通过伟大的设计理念创造出来的,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建筑群被确认为世界遗产(17座神殿建筑包括严岛神殿主殿、祈祷殿和附属殿堂,五层宝塔等),6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宝,11座和3座其它建筑物被确认为重要文化财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严岛位于濑户内海,自古以来一直是神道教的圣殿。第一座神殿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现在的神殿建于公元13世纪,协调有致的建筑显示了伟大的艺术品质和高超技术。浮现于大海和高山之间的神殿,融合了自然美和人类所创造的美,并在色彩和形象的反衬下,完美地表达了日本自然之美的理念。
  5.日本: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
  

  

  中文名称: 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
    英文名称: Historic villages of Shirakawa-go and Gokayama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 (V)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5年,位于日本主要大岛本州中部偏远的高山河谷间的三座农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村庄――荻町(Ogimachi)、相仓(Ainokura)和菅沼(Suganuma)――位于历史上称作白川乡和五屹山的地区,那里山高1500米。一条名叫庄川的河流自南向北流经该地区,流入日本海,由于山坡陡峭,这里的大多数村庄都位于沿河谷的一条狭长地带上。
    这也是一个降雪特别多的地区。冬天寒风从中国刮来,挟带着湿气吹过日本海。直到不久以前,同外界的接触仍十分稀少。由于进出非常困难,这个地区曾被叫作“日本最后一块未开发的区域”。
    这些地理与气候条件产生了独特的建筑形式。当地的农舍比一般农舍大,完全为木结构,屋顶呈三角形,三面都覆盖着草。这种建筑式样称作“合掌”,因为屋顶陡峭的坡面使人想起佛教徒祷告时双手合十的样子。宽敞的阁楼往往被农民用来养蚕。一簇簇农舍由田野和树林围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表达出当地的文化。
    无论就结构和建筑方法还是内部空间的使用方式来看,这些农舍都是最高发展的日本木结构房屋的典范。到19世纪末,在白川乡/五屹山地区的93个村庄里还有1800座这样的房舍。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进,山区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剧变。许多传统的房屋消失了,许多独特的乡村景色也遭到破坏。在本世纪内,所有合掌式的房屋已消失了92%,而大多是在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内消失的。
    在荻町、相仓和菅沼,合掌式房屋还保留得相当完整。这三个村庄的村民在本世纪70年代同当地政府合作,发起了一场保护运动。他们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他们的村庄环境就会被摧毁。他们想保存整个村庄的风貌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田野、沟渠、道路和森林,以及建筑,村民们成立了保护协会,每个村庄都采用了国家的合法保护制度。根据这些合法的传统保护制度,这三个村庄都得到了很好的维护。
    每个村庄都有一个称作“kumi”的互助组织,由邻近各户组成,并根据在江户时期(17-19世纪)就已建立,今天仍在发挥作用的一种合作制度进行活动。“kumi”开展季节性和日常的工作,共同或轮流进行,例如砍山路两旁的草,清除沟渠,防火和履行宗教职能。在婚丧仪式以及盖房或给屋顶上草时则实行另外一种传统的互助制度,称为“yui”或“koryaku”。
    在一个生产能力受到自然条件严重限制的高山地区要生存下来,以互助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但它的演变发展无疑也受到人与人之间强有力的精神纽带的影响。
    由于受到合法的传统制度的保护,荻町、相仓和菅沼这三个村庄才得以充分地保持住它们世代相传的精神。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白川乡和五屹山村落,地处高山地区,长期以来,与外世隔绝。这些村落,以种植桑树、养蚕为生。当地农舍的结构在日本是独一无二的,比一般农舍略大,为两层结构,屋顶坡面很陡,用茅草覆盖。尽管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变革,这些村落依旧是传统生活模式同当地生活环境与社会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
  6.日本:法隆寺
  

  中文名称: 法隆寺
    英文名称: Buddhist Monuments in the Horyu-ji Area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Ⅳ)(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法隆寺地区拥有许多佛教庙宇,包括法隆寺,这里一直成为佛教徒朝拜的重要中心,同时世界最古老的木质建筑就在这个地区。
    法隆寺全名为法隆学问寺,别名斑鸠寺,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根据先帝用明天皇的遗命与圣德太子一起修建了法隆寺。建筑设计受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寺内有40多座建筑物,保存着数百件7~8世纪的艺术精品。
    现存庙宇群由西院、东院和很多附属庙宇组成。西院重建于7世纪末和8世纪初。西院的金堂佛像殿、五重塔、中门和走廊是早期佛教建筑风格的重要典范,而这一建筑风格在中国和朝鲜的其它地区早已荡然无存。东院建于8世纪末,有梦殿等建筑群,寺中有17座被指定为国宝的建筑物,此外还有各时代的雕刻、绘画、工艺品,是佛教艺术的一大宝库。
    西院寺中用木刻版压成花纹的土墙大道,是法隆寺的特色。大道尽头的中门门柱上还有外曲线形成的花纹,这又是仿希腊建筑的艺术特色。建于670年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塔。建于620年的金堂内供奉着中国北魏风格的释加牟尼青铜佛像和药师如来像,这是日本最古老的佛像。
    东院后面的中宫寺珍藏着一尊木刻弥勒佛像,这是奈良雕刻的登峰造极之作。弥勒佛一腿绕在另一腿上,头微微侧向一边,一手太至腮边,显出庄严、泰然、若有所思的神情。
    西院和东院中的历史建筑建于公元8世纪到公元13世纪期间。环绕周围的附属庙宇则建于公元12世纪,并一直持续到公元19世纪。我们今天见到的建筑则建于公元17世纪和19世纪之间。法隆寺地区被普遍认为是日本文化和宗教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建筑展示了从早期到现在的日本佛教历史。
    虽然法隆寺建于公元7世纪,但现存仅有一座三层宝塔,修建于公元706年。同西院的建筑结构一样,这座宝塔成为早期佛教木质建筑风格的典范。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在奈良县的法隆寺地区,有48座佛教建筑,它们代表了日本最古老的建筑形式,是木质建筑的杰作。其中的11座建筑修建于公元8世纪之前或公元8世纪期间,它们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这些建筑与佛教同期被传入日本。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7.日本:古京都遗址
  

   中文名称: 古京都遗址
    英文名称: Historic Monuments of Ancient Kyotorea(Kyoto, Uji,and Otsu Cities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4
    批准标准
    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N(Ⅱ)(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古京都遗址位于前首都平安京区域,建造于公元794年(平安时代开始),从那时起到江户时代(1600—1868),一直作为首都,同时在这里也造就、培养和保留了日本许多杰出的文化。与这一地区的其它历史建筑一起,17座建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单,并被确认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宝藏、作为日本典型的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许多已经被确认为国家历史建筑和特别保护的花园,被列入了文化保护法范畴。另外,优美的周围环境也得到特殊的保护。
    这座千年古都的最初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整个建筑群呈长方形排列,以贯通南北的朱雀路为轴,分为东西二京,东京仿照洛阳,西京模仿长安城,中间为皇宫。宫城之外为皇城,皇城之外为都城。城内街道呈棋盘形,东西、南北纵横有秩,布局整齐,明确划分皇宫、官府、居民区和商业区。
    京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化古都,市内历史古迹众多,建筑古朴典雅,庭园清新俊秀。全市有列为“国宝”的建筑物38处,定为重要文物的建筑物199处。由于持续不断的大火,烧毁了首都的全部地区,今日依稀可见的京都地区的一些残亘建筑可以追溯到较远的17世纪。然而,郊外的山麓小丘和周围的小山有代表各个时代最早的建筑和花园,例如,建造于公元952年的五层宝塔。
    京都御所是日本的旧皇宫,又称故宫。从奈良迁都到明治维新的1074年中,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京都皇宫位于京都上京区。前后被焚7次,现在的皇宫为孝明天皇重建,面积11万平方米,四周是围墙,内有名门9个、大殿10处、堂所19处,宫院内松柏相间,梅樱互映。
    平安神宫,于1895年为桓武天皇迁都1100年而建,殿堂仿效平安朝皇宫正厅朝堂院建造。建筑宏伟壮丽,为明治时代庭园建筑的代表。其大殿为琉璃瓦所盖,远眺屋宇,金碧辉煌。神宫内的回廊庭园,由东南西北四苑组成,中间有白虎池、栖凤池、苍龙池。宫内湖上的亭阁,都是仿照中国西安寺庙的结构。
    二条城,初建于1603年。它的富丽堂皇与朴素的故宫恰成鲜明对比。城堡以巨石做城垣,周围有东西长500米,南北长300米的护城河,河上有仿唐建筑。初为德川家康到京都的下榻处,后因德川庆喜在此处决议奉还大政而闻名。1886年成为天皇的行宫,1939年归属京都府。主要建筑有本丸御殿、二之丸御殿等。殿内的墙壁和隔扇上有狩野派画师所绘的名画。
    被称为“三步一寺庙、七步一神社”的京都有佛寺1500多座,神社2000多座,这里是日本文化艺术的摇篮,佛教的中心。
    金阁寺,原为西园寺恭经的别墅,后给足利义满。足利义满死后,根据遗言改为禅寺,取名鹿苑寺。金阁寺为三层,第二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3层高的金阁寺,每层都象征着不同时代的风格:第1层是平安时代,第2层是镰仓时代,第3层是禅宗佛殿的风格。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堪称一绝。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麓,1482年由足利义政按金阁寺造型修建,与金阁寺齐名。银阁寺原来也是别墅,兴建时曾计划把外壁饰以银箔,但建造完成时未镀上银箔,改名慈照寺,俗称银阁寺。
    大德寺,建于1319年。大灯国师为开山祖师,后经战乱被焚。著名的一休大师(聪明的一休)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布教后,以80岁的高龄任大德寺的主持,重建了大德寺。至今大德寺还保存着一休大师的遗墨。
    清水寺坐落在东山山麓,创建于798年,后由德川家康将军于1633年重建。清水寺在音羽山半山腰,依山而建,正殿(本堂)建在悬崖边。前部是悬空的“舞台”,下面由139根高大圆木支撑,高15米。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古京都仿效古代中国首都形式,建于公元794年,从建立起直到19世纪中叶一直是日本的帝国首都。作为日本文化中心,它具有一千年的历史。它跨越了日本木式建筑、精致的宗教建筑和日本花园艺术的发展时期,同时还影响了世界园艺艺术的发展。
  8.日本:姬路城
  

  中文名称: 姬路城
    英文名称: Himeji-jo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3
    批准标准
    199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Ⅳ)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姬路城地处兵库县南部交通要冲,风格典雅,名胜古迹很多,是日本的历史名城。
    城堡建造在海拔45.6米的姬山之颠,主要城郭高31米,城堡外形好似一只高雅的白鹭,所以又称白鹭城,是日本现存的古代城堡中规模最宏大,风格最典雅的一座代表性城堡。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1333年姬路一带已经驻扎军队;1346年开始建筑城堡;1580年战国时代末期的武将丰臣秀吉在这里继续兴建城堡;1681年,德川幕府的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辉政又重建城堡并扩大成今日的规模。
    池田辉政兴建城堡的工程浩大,用木材387吨,还用75000块重达3048吨的瓷砖,以及大量每块重一吨的巨大岩石。城堡的设计,巧妙地柔和了军事需要和艺术取向,这在日本城堡建筑中是个创举。
    这个城堡建成后有13个家族先后入住,历时530年。至今‘姬路城’仍是真迹,这在日本是十分珍贵的。城堡中心部分是5层的天守阁,它纯白亮丽的外形和充满和谐的美感,越发显出姬路城的出类拔萃。
    姬路城的结构严密,固若金汤,它的三重螺旋型战略防御工事包括外部、中部和内部壕沟。防御工事修筑得精巧,从3条同心圆护城河开始,城壕环绕高大曲折的石城郭,城郭之间设置几座大门和了望塔。城墙和了望塔上有射箭、打枪的小孔;城堡中内庭的道路,千迴百转,好似迷魂阵,从顶楼上却可以看得清楚。屋顶上装饰着动物状、巨大而华丽的鯱鉾,突出在屋檐上,这是防火的辟邪物。最大的城堡主楼海拔92米。三座较小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联为一体。起伏蜒绵的山墙与白色的灰泥墙达到一种优美的平衡,给予人们宁静、雅致的感觉。
    姬路城堡是17世纪早期建筑保存最为完好的典范,而日本在这个时代的防御建筑技术则达到顶峰。包括主要城堡主楼的8座建筑被视为国宝,其余74座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保存完好的建筑物和外围工事在给世人展示了伟大遗产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技能。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姬路城是16世纪日本城堡建筑幸存最好的典范,城堡由83座建筑物组成,它拥有高度发达的防御系统和精巧的防护装置。城堡也增加了我们对始于幕府时代的日本封建文化的理解。
  9.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中文名称: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英文名称: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Genbaku Dome)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6
    批准标准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世界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
    编号:313-007
    国别: Japan
    名称: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 (Genbaku Dome)
    遗产类型:文化遗产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评为世界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随着人类所创造的毁灭性力量的释放,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成为人类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争取世界和平所取得成就的力量象征。
    介绍文字: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日本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位于广岛市街中心、元安川和本川汇合点的中岛町。是为纪念1945年8月6日广岛遭原子弹轰炸而建立的公园。
    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上空580米处爆炸,刹那间,在一道强烈的蓝光闪过之后,整座城市化为一座人间地狱。
    50多年过去了,今日的广岛,早已从战争的废墟中重建起来。街头到处可见林立的高楼大厦,鸽子飞过湛蓝透亮的天空,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原子弹爆炸带来的灾难。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入口处,是一座荒废了的建筑物,残垣断壁在明亮的蓝天下,更显古旧荒凉。这里原来是广岛工业展览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广岛遭到原子弹摧毁,该建筑骨架残骸被保留下来并成为广岛和平公园的一部分。
    千羽鹤纪念碑当地人把它叫做原爆之子像,是1958年由日本学生及儿童捐献建成的。目的是纪念那些死于原子弹爆炸的儿童。长圆纪念碑顶端站着一个小女孩塑像,她双手高高托着一只大纸鹤。相传有一个12岁的小女孩10年前受了原子辐射,后病源发作。她相信根据以往的传说,只要扎完一千只纸鹤便能恢复健康。然而在扎完一千只纸鹤前她去世了。纪念碑下数以万计的五颜六色的纸鹤,是由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扎的,每串纸鹤定有一千只,是为了帮助完成小女孩的心愿,也表达儿童们的和平理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体现着和平的主题。“和平之火”焰台上的火从1964年便开始燃烧,它象征着广岛人民期望和平的心愿。“和平之火”后面是和平之池,和平之池尽头是原爆慰灵碑。马鞍型纪念碑中央停着一口大石箱子,里头存放着原爆受害者的名字。1984年底,石箱又换了一口较大的,因为原来那口石箱已经再也装不下新加入的名字了。箱子上刻着一句话:安息吧,过去的错误将不再重复。
    和平纪念馆是一个长型的建筑物。馆内展品包括当时的文件、遗物、图片及一些模型,根据当时事发的经过而陈设的,努力重现原子弹爆炸可怕的经历,展示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害。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形象地描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使用核武器所造成的恐怖。它表达了全人类对和平共同的向往。它跨越时代,不断呼吁在地球上取消核武器,昭示保持人类和平的重要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随着人类所创造的毁灭性力量的释放,广岛和平纪念公园成为人类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争取世界和平所取得成就的力量象征。
  10.日本:古代琉球王国的城边遗址和相关建筑
  

  中文名称: 古代琉球王国的城边遗址和相关建筑
    英文名称: Gusuku Sites and Related Properties of the Kingdom of Ryukyu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2000
    批准标准
    标准(ii):琉球岛上保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几个世纪以来琉球岛一直是中国、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间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中心。
    标准(iii):在周边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政治环境影响下,琉球王国逐步形成并发展了一套自己的独特文化体系。
    标准(vi):琉球群岛的宗教遗址是当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根源于当地自然环境和琉球祖先的图腾崇拜。同其它世界宗教一样,琉球群岛的独特宗教信仰流传至今。
    313-011
    琉球古国,现在的冲绳群岛,作为古代中国、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枢纽,在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兴盛一时。国际贸易的繁荣带动了物质和文化两方面的交流,创造了冲绳独特的多样化的文化。古代琉球独特文化的象征之一是石头建筑,在冲绳处处可见,尤其集中在古建筑遗址。城堡建于14世纪末叶琉球王国开始统一,到18世纪琉球王国建立巩固的政权。
    那霸是冲绳县的首府,也是旅游观光的热点,这里既有古都文化的余韵,又有现代的气息,二者兼备。首里是一个古都,“守礼之门”是首礼城的第二大门,是冲绳的象征。守礼门上的大匾额,建于450年前,是中国古代清朝赠送的。牌坊分两层,匾额放置其间,以金箔刻上的四个大字,随着历史的推进,已经有部分脱落。琉球大学附近的圆觉寺,建于1492年,是当时尚氏王朝的菩提寺,战时已经烧毁,现在仅存大门部分。大门两侧,战前是仁王门,如今已经成为琉球大学的运动场。在圆觉寺的对面,有一红瓦方堂,是尚德王时代藏经的地方,1609年被九州萨摩军破坏。1621年修复改建为供奉神明的地方,是琉球建筑的典型代表。
    评价:
    琉球岛诸多文物古迹和遗址证明了琉球群岛已有五百年多年的历史。琉球古国的遗址废墟,占据了琉球群岛的制高点,是古代历史琉球古国社会结构的见证;而岛上的宗教建筑至今保存完好,仍在使用,是古代宗教形式流传至今的沉默证据。琉球群岛独特文化的产生说明了古代琉球王国同其它地区和国家广泛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11.日本:日光的神殿与庙宇
  

  中文名称: 日光的神殿与庙宇
    英文名称: Shrines and Temples of Nikko
    国家: 日本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9
    批准标准
    199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Ⅳ)(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标准(Ⅰ)日光的神殿和神庙是建筑和艺术的凸现。精心设计的建筑和谐统一,并通过森林和自然衬托出建筑的外貌。
    标准(Ⅳ)日光的神道神殿和佛教庙宇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图画,反映了江户时代的建筑风格,其两座风格独特得陵墓,作为日光建筑的代表对今后的建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以杰出和卓越的方式表现了建筑和装饰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标准(Ⅵ)日光的神殿和庙宇及周边环境,是日本传统宗教中心杰出的典范。而这一宗教是与人和自然之间的神道观念密切相关的。山脉和森林既是神圣的象征,又是尊崇的对象,在当今的宗教活动中一直充满生机。
    日本枥木县西北山脉连绵,群山起伏,日光市就在这群山环抱之中。
    日光阳光充足,风景优美,以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美好的人文景观而成为国际有名的旅游城市。在日光西北的日光山内分布着大量的庙宇和神社,这些庙宇和神社内的雕刻与建筑代表着日本江户时代雕刻与建筑最高艺术水平。
    日光山内的庙宇神社建筑群可以概括为“两社一宫”,即日光东照宫、二荒山神社两处神社和轮王寺一宫,在这里具备日本国宝级别的殿堂、钟楼、鼓楼、山门等共一百零三处之多,全都分部在日光山内中禅寺湖边。神宫与神社之间,神社与神社之间阜道相通,钟鼓相闻,建筑群整体上精工细雕,样式华美自然,都具有浓郁的江户时代风格,同时各庙宇又有持有自已的风格与特色,相映相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日光东照宫建于日本元和3年(公元1617)年,江户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加康死后,幕府的二代大将军秀忠根据加康的的遗言,将他埋葬在日光山下,并着手修建了宫的正殿,当时的风格还比较简明朴素,到幕府三代大将军德川家光时,扩大建筑规模,才形成现在东照宫的样子。宫内共有55处的雕刻、绘画、阳明门等建筑物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财产。
    座落在宫门口的五重塔是由杉木建构的唐式宝塔,高36米,始为若狭藩主酒井忠胜所建,后因火而毁,又由其后人酒井忠进依原样重建。绕过五重塔,跨地过一道朱红色的门一正门,就进入到了东照宫内。宫内设有三神库,神厩房,御水房,经藏,本地堂,阳明门,唐门,坂下门神道建筑,还有回运灯笼,南蛮铁灯笼等神道器物。其中神厩房是由原始木料建成,朴素典雅,在他的木墙上雕刻着一群猴子,这些猴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有的蹲在树枝上远望,有的守在清水边凝听,或呼或戏或养神,活灵活现,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两社一宫”的另一社是二荒山神社,从东照宫向西步行20分钟就可到达。早在东照宫修建之前,由于对二荒山的信仰,就在这里形成了一个举行祭山仪式的核心地区,延历9年(公元790)年,胜道上人在这里开始修建本宫神社,现存在殿内除了正殿等最为古老的建筑物外,化灯笼、大国殿等建筑物都是后来扩大的。明治时期,根据神佛分离的法令,这里改称为二荒山神社。社内著名景点有神乐殿、亲子杉、正殿、化灯笼、日枝神社、大国殿朋友神社、二荒灵泉等,被指定为国宝级文化财产有23处。在大国殿附近有一块巨大的圆石,是江户时代人们供奉在这里的自然石头,象征着健康和长寿。
    日光山轮王寺,是日本天台宗三处发祥地之一,766年胜道上人始在这里结庵创社。现寺内设宝物殿、护法殿、紫云阁等处,环境优雅,在寺外塑有胜道上人像。胜道上人是日光山内一代僧众的开山祖师,下野国芳贺部人,7岁时应梦开始有志于佛道,27岁正式成为僧人。一生屡受挫折,但意志顽强,先后在日光山内创建了四本龙寺、中禅寺、本宫神,这些是现在“两社一宫”建筑群的最初发祥。如今他的塑像站在轮王寺外的岩石上,手持宝杖,眼向前方,目光坚定,依稀可见当年的风范。
    日光的庙宇除了“两社一宫”,另外比较集中的还有分布在绿树浓荫内的大猷院灵庙,这里是祭祀德川幕府三代大将军家光的的地方,整个建筑群分为仁王门、二天门、御水房、夜叉门、唐门等,因其在建筑艺术手法上集中了东照寺的细腻且另有发挥而闻名。轮王寺与大猷院灵庙两地共有38处建筑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级重要文化财产。也是日光山内庙宇不可分割的部分。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几个世纪以来,日光的神殿和神庙与它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一直被视为神圣之地,并因其杰出的建筑和装饰而闻名于世。同时它们与德川幕府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世遗目录【东亚篇】之韩国
  1.韩国:海印寺
  

   中文名称: 海印寺
    英文名称: Haeinsa Temple
    国家: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 (VI)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九届会议报告。
    312-002
    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伽耶山南侧山麓陕川郡红流洞溪谷的尽头,是韩国最著名的三大佛寺之一。相传海印寺是由古代一位宰相,用他游龙宫时带回来的海龙王的印章盖成的,所以叫海印寺。实际上,海印寺初建于新罗时期的公元802年,由顺应、利贞两位大师所创建。
    后因多次遭受火灾,除憧千支柱和石塔,大部分被烧毁。李朝末年重建,主要建筑有一柱门、凤凰门、解脱塔、九光楼、冥府殿、大寂光殿、法宝殿、藏经阁等40多座雄伟精美的古建筑。寺内的墙壁上绘有李朝时代的风俗画,还有石塔、玉灯、塔香炉等30多件文物。
    海印寺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寺中藏经版库里存放着13世纪问世的世界级文化遗产—高丽大藏经版。大藏经版共81258块,号称“八万大藏经”,总字数约5200万之多,据称无一错漏,既工整又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献价值。在现存的大藏经中,这一部历史最悠久,内容最完善。这部大藏经刻于高丽高宗二十三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236年~1251年),历时15载,共有1251部,6791卷,每块经版宽69.5厘米,长23.9厘米,每版22行,每行约14个字。在平整而有光泽的版面上雕刻的成千上万的字,均以欧阳询体刻成,八万多块经版如出一人之手,其高超的木版雕版印刷技术水平在世界文化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大藏即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集经藏、律藏和论藏之大成,是研究世界佛教的宝贵文献。八万大藏经是现存大藏经中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举世公认的标准大藏经和佛教全书。日本新修大藏经时以此为准,中国也重将其引回国内。大藏经在高丽王朝时代曾收藏于江华岛传灯寺内,到李氏王朝太祖七年(公元1398年)运至海印寺,保留至今。储藏大藏经版的版库建成于1488年,建成后从未遭受过战乱和火灾,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保管大藏经的建筑。
    这座建筑在海印寺的的伽蓝布局上,与大寂光殿同位于中轴线上。其木结构建筑形式属早期朝鲜传统建筑风格,南北各一长间,东西各一小间,形成矩形建筑群体。大藏经版库不仅以其建筑优美著称,尤其令人称奇的是,该建筑没有特殊的通风设备,却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并有调节温度湿度的功能,完整地将藏经保存了数百年之久。大藏经版和版库于1995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评价:
    海印寺位于伽耶山,属于朝鲜三藏,是最完整的藏经收藏地,在公元1237到1249年间, 雕刻在80,000 块版木上。十五世纪修建的建筑长溪涌潘戈,是为了收藏版木,被推崇为一座独特的艺术品。作为最古老的三藏收藏库,它们设计上的熟练与保存技术的高超令人惊讶。
  2.韩国:宗庙
  

  中文名称: 宗庙
    英文名称: Chongmyo Shrine
    国家: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1995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
    宗庙是朝鲜王朝的宗庙。朝鲜王国的开国君主太祖李成桂于1394年将国都自松岳(现今的开城)迁至汉阳(今天的汉城)后,下令建造宗庙,用以祭祀王朝的先祖。宗庙于1394年12月动工兴建,1395年9月竣工,此后不断扩建,形成今日的规模。
    宗庙的主殿称为宗殿,是韩国最长的木质建筑,殿内19个神龛中供奉着李氏49位君王和王后的牌位。殿前巨大的石铺平台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永宁殿是由世宗国王所兴建的另一座建筑,里面16个神龛中供奉着33个牌位。除宗殿和永宁殿外,宗庙内还有一些辅助性的建筑,如功臣堂中安放着82位李朝开国功臣的牌位。宗庙内还有保管祭祀器皿的展示厅和祭祀时乐师待命或练习的乐宫厅。
    李氏王朝时期,祭祀活动每年在主殿举行5次,在永宁殿举行2次。这种祭祀活动在1945年后曾经中断了一段时间,1971年李氏家庭又恢复了祭祀先祖的活动。现在每年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朝鲜王室的后裔都要到这里按儒教礼仪举行祭礼,公众可以观看。祭礼中演奏的音乐包括歌颂历代君王文治武功的乐曲,歌颂李氏祖先德行的八佾舞乐,以保持当年的习俗和传统。音乐由两个乐队演奏,一个在平台上演奏,一个在庭园演奏。宗庙祭祀时演奏的音乐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1号;祭祀典礼则被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文化财产第55号。
    漫步宗庙,感觉恰似时光倒流,与朝鲜封建王朝的历代国王和王后的神灵发生着一种神秘的交流。此处幽静的祭祀之所身处尘世纷杂的现代都市汉城,却保持了其精神上的神圣之感。祭所幽静沉寂,静静的庭院与传统的建筑相交融,体现了统治朝鲜精神和哲学领域达很多世纪的儒家忠孝思想。每年五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当空气中充溢着新鲜的树叶的清香,这座寂静的古庙开始焕发了生机,最后一代王朝的后代们纷纷赶来参加家族的祭祀活动。成千上万好奇的观光者包括一些外国人汇集此地,观看一直盛行于朝鲜王朝的神秘皇家祭祀仪式在现代如何被庄严的举行。场面壮观,音乐、舞蹈声势宏大,仪式通常要由数百名祭祀人员和身着彩服的艺术家经数小时才能完成。幽长的音调和缓慢的舞步更增添了肃穆的气氛,仪式按照儒家的传统进行,旨在颂扬王朝的每一个帝王。
    宗庙今天已成为韩国建筑的一处典范和全国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宗庙代表了朝鲜过去人们的精神信仰,木质建筑则显示了朝鲜建筑史上罕有的建筑美感。此处举行的仪式则蕴含了在韩国各重要领域起重大影响的儒家忠孝思想精华。
    评价:
    宗庙是保存的最古老和最真实的孔子圣殿。宗庙是为了祭祀朝鲜王朝的先祖,从十六世纪起它一直保持着现在的形式,并收藏了碑石,上面印有创始人家族成员的教义。在祭祀仪式上,表演音乐、舞蹈、和唱歌,这种十四世纪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3.韩国:昌德宫
  

  

   中文名称: 昌德宫
    英文名称: The Changdokkung Palace Complex
    国家: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报告。
    昌德宫位于汉城中部,是朝鲜王朝太宗四年(公元1404年)修建的离宫,太宗五年竣工,占地78公顷。后多次被毁和重建,最后一次重建是仁祖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在景福宫被毁后的300年间,昌德宫和昌庆宫一直是朝鲜王朝的正宫。昌德宫的殿阁完全是按照地形设计的,总体布局是非对称 ,在朝鲜的五大宫殿中最具有自然风貌,同时也被誉为朝鲜王朝时代造景艺术的杰作。昌德宫在传统宫庭建筑的基础上作了美妙的更改,昌德宫布局严谨,与周围布满葱绿树木的山地非常和谐的融合在一起,亭子、宫殿看似漫不经心分布在各处,实则别具匠心。不止一位国王把此处作为行宫,可能是因为此处宫殿接近自然、使人倍感轻松吧。昌德宫现已成为韩国汉城保存良好的五大皇家建筑之一。
    李氏王朝建立后,李成桂下令修建了包括主宫殿、皇家祭祀宫殿和祭坛在内的一系列建筑。景福宫一开始建立时主要作为主宫殿和国王的行宫而建立的。但很快此处成为王子之间血腥宫庭斗争的场所。朝鲜第二位皇帝清宗把都城重新移至开城,因为他认为汉城是不祥之地。清宗逊位不久,其弟太宗重新移都汉城,并下令建一座单独的宫殿,即昌德宫。
    昌德宫内为中国式建筑物,目前仍保存着13座殿阁,是李氏王朝宫殿中保存得最为完整的一座,被称为“韩国的故宫”。宫内的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人1592年入侵时被焚毁,但其正门敦化门幸免于难,成为最珍贵的遗迹,这一木结构建筑傲然耸立,气度非凡,现在是汉城最古老的宫门。该宫自1611年重建后到1910年一直是王室成员的正式居所。昌德宫正殿就是处理朝政的仁政殿,以镶嵌细致、装饰美丽的藻井而闻名,殿内设有帝王御座。殿后的大造殿是王室寝殿。另有乐善殿今天仍是尚存的王室成员的住所,为韩国传统木造结构建筑。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
    仁政殿后面建于17世纪的秘宛,是昌德宫整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秘宛依山而建,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当年王室的御花园。这里曾经是王室成员和宫女们的居所,有亭台楼阁和天然的峡谷溪流,有科举考场映花堂,还有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鞭蓉亭等。
    作为一处皇家宫殿,昌德宫目睹了很多历史性大事,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民族所经历的种种动荡。
    评价:
    在十五世纪早期,太宗皇帝下令在有利的位置修建了一座新的宫殿。这座宫殿的建立创建了一个整体的效果,它包括一座花园,里面建有一批办公和居住楼,整个设计是为了适应58公顷地带中变化的地形。此建筑是远东宫殿建筑设计的典范,与四周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16 12:35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4.韩国:华松古堡
  

  

   中文名称: 华松古堡
    英文名称: Hwasong Fortress
    国家: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7
    批准标准
    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 (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报告。
    华松堡于1794年到1796年间建成,历时两年半,设计者为崇亚永。当时崇亚永在崇舟皇帝创建的皇家图书馆工作,创建此图书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术研究。
    为了建造华松堡,崇亚永广泛研究了朝鲜、中国和日本的古代城堡,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优势,以弥补原来设施的不足之处。
    作为一处军事堡垒,崇亚永的设计相当富于才智。水原和其周围地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与汉城之间交通便利,与中国也只隔着黄海。崇舟开始时看来只是想通过繁荣水原的商业和制造业,使其发展成一个繁华的城市。但不久许多历史学家猜测:水原靠近崇舟深爱的父亲的坟墓,同时又可以避开首都那些思想保守的大臣,进行他的政治改革,崇舟皇帝很可能会把首都迁至水原。崇舟皇帝下令将华川周围的居民迁至现在的水原城区,为此府库拿出了3750公斤黄金,市民统一十年免除各种税收。各种基础设施,如官署、学校、工业设施相继建立起来。三年以后,崇舟将水原定为首都,任命载济光为首任长官,载济光是一位资深官员。
    华松堡于1794年2月由皇帝下令开始兴建。城堡不像以前那样只是在城镇的周围建上城墙,而是分散在附近的群山中,以便战时疏散当地居民。华松城堡建有各种各样的防御设施,如指挥所、哨楼、城垛、秘密通道和射箭台,所有的设施沿防御城墙而建。堡内有四处城门,分别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整个工事浩大,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工人从全国各地动员而来,所有的劳务费用均从府库里支付,这也是一项政府新政策,因为以前所有的政府项目工人都是义务劳动;崇舟皇帝曾几次亲临施工现场指导工作。1976年9月这场浩事终告结束,崇舟非常高兴,但同时也担心建筑过于奢侈。他请了一大帮政府官员和建筑工程师来到皇宫,对他们提出嘉奖,并赐给他们各种礼物。
    华松堡的建立证明了朝鲜李氏王朝对抵御外来入侵、加强军事防御的高度知觉。1592-1598年外族的入侵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半岛大部分地区化为一片废墟。于松宁任战时的总理大臣,在七年战争中他不光领导了政府,而且领导了军队作战,于松宁对前线崩溃得如此之快深感遗憾。战争的失利造成人员大量伤亡,人民生活贫困。因军事设施非常不完备,于松宁指出所有的城墙和防御工事需要加建突出的城垛和其他防御设施以抵抗外来入侵。
    华松堡占地130亩,周界原有48项军事设施,包括4个主城门、五个秘密通道、五处城垛、五处哨楼、两处水闸、四处角楼、一处灯塔、两处指挥所、两处射箭台和其他设施。其中七处已被洪水冲走或因年久失修而破烂不堪,一处主城门于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被焚毁,1975年重建。
    建造华松堡的整个过程被写在一本叫《华松堡建造记》的书里,1800年崇舟帝死后不久发表出来。书包括十卷,是朝鲜战争之后重建华松古堡的具有决定性的参考资料。第一卷包括建筑计划、指挥建筑人的名单、官衔和带着详细图片说明的建筑规划。主要内容分布在六个卷本里面,包括官方文献、皇家命令、宫庭会议进程、工人花名册和工资管理规定、建筑材料名称和对其质量要求的规定,还有对收入和支出的记录等。
    华松古堡与一位睿智的皇帝及其所进行的政治改革相关联,同时也是朝鲜建筑史上的一项杰作。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当朝鲜李氏王朝的皇帝崇舟于18世纪迁都水原后,他依照当时颇具影响的军用建筑条例在四周修建了防御工程,同时带动了东西部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这座巨大的墙,延伸了将近六公里,装有四个门并配有堡垒,炮台和其它特色建筑,延续至今。
  5.韩国:石窟庵和佛国寺
  

   中文名称: 石窟庵和佛国寺
    英文名称: Sokkuram Grotto and Pulguksa Temple
    国家: 韩国
    所属洲: 亚洲
    批准时间: 1995
    批准标准
    1995 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评为遗产的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9届会议报告。
    佛国寺坐落在庆尚北道东南的吐含山山腰处,创建于新罗法兴王二十二年(公元535年),公元751年新罗景德王时期国相金大成重建,774年竣工。1593年日本入侵时,大部分建筑物惨遭焚毁,只有当时的石造建筑物得以保全,如:三层石塔和多宝塔的基座和紫霞门、安养门前的大型高台,以及可以拾级而上的石桥形石砌台阶大都是公元前750年前后建造的。
    寺庙中所有的木结构建筑物都是后世复原重建的,现存的寺院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佛国寺背依青山,碧溪川流,林木茂密,掩映在绿叶之中的山门上书有“吐含山佛国寺”6个金黄色大字。
    步入山门,并排建筑的两座双层石坛迎面高耸,向着石坛的两边架有4座石桥。一面是青龙桥、白云桥,一面是莲华桥、七宝桥。桥下以前曾建有象征寺院与尘世相隔的九品莲池,后遭毁坏。
    从七宝桥往上可到达紫霞门,门内有大雄宝殿。殿的两侧各有一塔:东塔称多宝塔,高10.4米,是建在双层基座上的三层石塔,为新罗石造美术的代表作品,被列为韩国第20号国宝;西塔称释迦塔,高8.2米,是新罗的典型石塔,外形质朴,匀称美丽,被列为韩国的21号国宝;这两座塔是新罗时期宝塔中最精美的,曾经使当时的佛国寺成为最流行的“双塔”格局的典型。
    极乐殿内供奉的金铜毗卢遮那佛和阿弥陀佛,都是新罗统一时代铸造的珍贵文物。
    佛国寺属迦蓝布局形式,其特点一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紫霞门、无说殿左右的回廊环绕的院落,和以极乐殿为中心,从安养门左右至极乐殿后的回廊环绕的院落东西并列;另一个特点是释迦塔和多宝塔双塔式迦蓝的形式。此外,金堂大雄宝殿的基座、无说殿和极乐殿的基座也属迦蓝建筑物的基座形式。
    佛国寺的石造古迹都是用花岗岩建造,其形态、建筑方法均为当时土木建筑技术之精髓,华丽宏伟,表现一种平衡和谐之美,是韩国石造艺术的宝库。
    石窟庵坐落在吐含山东侧半山腰上,公元751年与佛国寺同时兴建。因其是在一个自然巨石凿成的石窟之内建造的佛寺而得名石窟庵。石窟庵的人工石窟是将白色花岗岩凿成石龛,庵内供奉着韩国最精美的石雕艺术精品—释迦牟尼象。石窟庵雕凿手法奇特,被誉为新罗王朝在宗教、理论、科学及造型艺术全盛时期的空前绝后之作。它的营造计划将建筑、水利、几何学、物理学、宗教、和艺术融入统一的整体,它的规模、雕刻的精巧以及空间布局堪称世界杰作。吐含山是新罗王国防御外来入侵的天然屏障,石窟庵东面朝海,站在庵前可以眺望苍郁的海面,观赏美丽壮观的东方日出。过去一直是人们进香许愿、祈求国泰民安的地方。
    按照当年的设计,石窟庵是佛国寺的附属部分,出佛国寺,沿着一条蜿蜒的山路,穿过景色优美的树林,就可以抵达石窟庵。石窟庵自身为一座完整的寺院,庵内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中间有一条走廊相连。前室为正方形厅堂,堂内石壁上浮雕佛教8部神将和金刚力士。后室为主殿,拱形殿堂直径6.85米,大殿中央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用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高3.48米。佛像盘坐在八边形莲花石台上,神态安详宁静,慧眼微睁,慈祥的眉宇间凝聚着睿智,似要开口讲经的鼻和嘴,下垂的双耳,都显示出内心世界的高洁。周围的石壁上刻有11面观音象和佛陀10位弟子象浮雕;石壁上部、穹顶下面的一些壁龛内安放着观音象,穹顶有浮雕装饰。石窟庵的释迦牟尼像不仅在东南亚,即使在世界上也是及其罕见的。这一出类拔萃的佛教杰作,却在佛国寺建成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被外界遗忘,惟有当地人牢记在心里。20世纪被“重新发现”。1995年12月与佛国寺作为一个遗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公元八世纪,此建筑被建在吐含山的山坡上,在石窟庵里有一座纪念性的佛像,面朝着海中的普密斯帕莎穆德拉。环绕在四周的神仙,菩萨和信徒的肖像,雕刻成顶部的和基座的浮雕,都非常逼真、精致,属于远东地区佛教艺术杰作。佛国寺创建于公元752年, 这个洞穴形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宗教建筑。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4 13:16
苏ICP备2024131517号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Processed in 0.031393 second(s), 6 queries,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狼窝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