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
标题:酒的文化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四神温酒炉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3053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12厘米 Total Height 12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西汉 We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主题词或关键词:
温酒炉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四神温酒炉
  英文名称: Openwork wine—warming burner
  介绍
  侏儒形四足
  四神温酒炉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西汉墓,全器由耳杯和炭炉组成。炉身上部为椭圆形,四壁雕镂四神像;下部呈长方形,曲柄,炉底有火箅子。炉下四足雕成侏儒形,反手共抬炉体。耳杯为椭圆形口,带长柄。
  雪夜倚炉饮美酒
  这套酒器是用来温酒的,把燃烧的炭火放在炉内,杯中添酒,即可给酒加温。其设计科学、卫生、方便、适用。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就是描写冬季温酒而饮的情景。
  温酒炉杯的分布状况
  形制相似的青铜温酒器具在陕西兴平、咸阳,山西浑源,河北隆化,安徽天长,湖南长沙,河南洛阳等地均有发现,皆系西汉文物。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夔凤玉卮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1525 编辑:七娃


规格:
高12.3厘米、口径6.9 Height 12.3cm·Mouth Dia.6.9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东汉 Ea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北京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Beijing

主题词或关键词: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夔凤玉卮
  英文名称: Jade zhi with kui—dragon and phoenix design
  介绍
  清宫收藏过的东汉玉宝
  夔凤玉卮是一件清代皇宫珍藏过的东汉玉酒器。此卮系采用优质新疆和阗青玉制成,局部有褐色和紫红色浸蚀。卮身呈圆筒形,配圆形隆顶盖。盖顶中央有圆钮,上饰漩涡纹,边沿作凸出的三花瓣形,每瓣均有穿孔。盖面上还有三只立雕羊首。卮身通体以勾连云纹为锦地,锦地上隐起变形的夔凤纹三组。环形卮耳在腹中部,上饰一兽面。卮底三足呈兽蹄状,腹壁近足处亦各有一段兽面纹。
  汉玉之精品
  汉代玉器素享盛名,"汉玉"几乎成了古代美玉的代名词。北京故宫珍藏的这件汉代玉卮,设计新颖,纹饰精美,琢磨细润,是汉代玉制器皿中的最佳作品,可谓宝中之宝。据知,汉代玉雕酒卮,目前国内仅此一件,因而更显得珍贵无比。
  卮杯的发展历程
  卮,是一种酒器,产生于战国末期,秦时杯卮并行使用,流行于汉代。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鸿门宴上,项羽赐樊哙酒,用的便是卮。《汉书·高帝纪》说:"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东汉应劭说:"卮,饮酒礼器也。"汉代以后,酒卮少见,但仍没有绝迹,唐人颜师古说:"卮,饮酒圆器也,今尚有之。"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诗云:"乾高寅缺筑牛宫,卮酒豚蹄酹土公。"看来,酒卮流行的时间很长,到唐宋时期仍有人使用。但是汉代以后的酒卮实物发现的很少,明代玉匠陆子刚的青玉酒卮酷似汉代的玉卮(樽),当是仿古之器。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鎏金熊足铜樽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942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41厘米 Total Height 41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东汉 Ea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故宫博物院 the Palace Museum,Beijing

主题词或关键词: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鎏金熊足铜樽
  英文名称: Gilt bear—legged bronze zun
  介绍
  东汉青铜珍品
  此樽是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东汉青铜传世珍品。樽下承盘。樽的形制如常制,圆筒形,通体鎏金。樽腹中腰饰凸弦纹三道并附对称兽面衔环,三熊状立足。承盘较浅,通体鎏金,三熊状盘足。樽、盘之熊,遍体镶嵌圆形或水滴形红、绿宝石,犹如花斑。
  自名"承旋"
  承盘上有铭文"建武廿一年,蜀郡西工造乘舆一斛承旋,雕蹲熊足,青碧闵瑰饰",证明这是建武年间蜀郡工匠制作的御用酒器,当时称之为"承旋"。此樽装饰异常富丽,黄灿灿的通体鎏金,配上光彩夺目的红、绿宝石,显得非常豪华高贵。
  铜酒樽既可盛酒,又能温酒
  樽,是"尊"字加木字旁,表明樽应为漆木器。当然也有人把某些铜器叫做樽。木漆酒樽主要是用于盛酒,而铜酒樽除盛酒之外,还用于温酒。1962年在山西右玉大川村出土的一件汉代铜樽上有铭文“铜温酒樽”,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东汉鎏金熊足铜樽,樽下带承盘,自铭为“承旋”。据《说文》说,“镟,圜炉也”,即圆形炉子。这些皆可证明铜樽具有温酒之功能。
  光武帝的陵园
  东汉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精美酒器不多,这可能跟汉末盛行薄葬和东汉大墓多没发掘或多被盗掘有关。目前东汉帝陵多发现于洛阳地区,规模最大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陵,俗称刘秀坟。刘秀陵墓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白合乡铁谢村西南。其陵南依邙山,北临黄河,松柏葱郁。陵园中矗立着一座周长约四百八十七米,高约十五米的巨大土丘,传即刘秀的墓冢。墓冢上下及四周现存古柏约一千五百棵,相传植于唐代。陵园西侧为光武帝祠,祠院内保存有宋代开宝元年(793年)“新修后光武帝庙碑”一通。高4米,宽1.34米,厚0.4米,计十九行,约四十五字,由宋太中大夫苏德祥撰写,碑文内容是歌颂光武帝由南阳起兵,决昆阳之战,扳邯郸之垒,定都洛阳等功绩。祠前通道旁原有两排古柏二十八株,各有名讳,象征辅佐刘秀打天下安社稷的二十八位功臣宿将,可惜今已残缺不全。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胡腾舞黄釉扁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3588 编辑:七娃


规格:
高20.5厘米 Height 20.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北齐 Northern Qi

类型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河南中原博物院

主题词或关键词: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胡腾舞黄釉扁壶
  英文名称: Yellow—glazed flat flask with the scene of the northern tribes' dance
  介绍
  模仿西域皮囊壶
  此壶1970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县的一座北齐墓葬中,扁体,圆口,细颈,肩有双系钮,通体施黄釉,模制。其形状显然是仿照了西域皮囊壶。在壶腹两面,模印着同样的"胡腾舞"图,画面的中央是一舞蹈者,头戴尖顶帽,身穿窄袖翻领长衫,腰系宽带,衣襟掖在腰间,足套长统靴,正回首、摇臂、扭胯、提膝,做扭动踢踏舞蹈状。其右侧立二人,一人执钹,一人弹琵琶。左侧一人吹横笛,一人击掌伴唱。五人均深目高鼻,著胡服,显系西域胡人。据专家考证,该图表现的是西域"胡腾舞"。
  丝绸之路东西交流的物证
  在中原地区,几乎所有的酒器都是正圆体或方体,这两种造型制造方便。但是马背民族和与骆驼为伴的人们,所用酒器却多为扁体,这是为了携带方便的缘故。在1957年西安市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俑上,所驮两件酒器都是扁体的,而左侧的小扁壶与上述北齐釉陶扁壶一模一样。具有西域风情的扁壶在中原地区出现,正是丝绸之路东、西交流的物证。而范粹身为凉州刺史,辖地正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枢纽,他喜欢使用扁壶,也是不足为怪。据知,美国纽约的赫曼(Hartman)伉俪也收藏有这样一件釉陶扁壶,图案与安阳出土的四件扁壶相同。
  刚毅奔放的胡腾舞
  胡腾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一种男子独舞,流行于北朝至唐代,当时深得中原贵族赏识,风靡一时。其特点是既雄健迅急、刚毅奔放,又柔软潇洒、诙谐有趣。主要舞蹈动作包括勾手搅袖,摆首扭胯,提膝腾跳,以腿脚功夫见长。唐诗描述“胡腾舞”说:“胡腾身是凉州儿,肌肤如玉鼻如锥。”“织成番帽虚顶尖,细毡胡衫双袖小。”“桐布轻衫前后,葡萄长带一边垂。帐前跪作本首语,拾襟搅袖为君舞。”“醉却东倾又西倒,双靴柔软满灯前。环行急蹴皆应节,反手叉腰如却月。”(李端《胡腾儿》、刘言诗《王中丞宅夜观胡腾舞》)图为西安东郊唐代墓葬壁画《胡腾舞》,将舞蹈者和伴奏、伴唱者做了仔细的描绘。图中除了舞蹈者是胡人外,其余皆是汉人,可见唐代胡腾舞也有汉人参与,但舞蹈者非胡人不可。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绿釉联体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580 编辑:七娃


规格:
高18.6厘米 Height 18.6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中文名称: 绿釉联体壶
  英文名称: Green—glazed twin hu
  介绍
  唐代釉陶精品
  该壶是出土于河南洛阳西工区的一件唐代釉陶精品。白胎绿釉,釉色鲜亮明快。壶口呈深盘状,细颈,颈有凹弦纹两周。颈下两壶体相联,壶上有把柄,柄首为一凤头,向上衔住壶口沿。两壶体所饰花纹相同,分别为凹弦纹、葵花纹、连珠纹、覆莲纹等,两壶体中间联接处亦饰葵花纹和连珠纹。
  双腹联体壶的一般形态
  双腹联体壶是隋时新出现的一种新器类。此类器给人印象最深的除双联腹外,就是别致的壶把柄了。有的把柄为龙形,有的为凤形,以龙形者较为常见,而凤形者则较稀少。洛阳出土的这件绿釉联体壶即以双凤首为把柄,弥足珍贵。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鹦鹉杯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103 编辑:七娃


规格:
高2.5厘米、口径12.5—4.7厘米 Height 2.5cm·Mouth Dia.12.5—4.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牙骨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中文名称: 鹦鹉杯
  英文名称: Cup made of conch
  介绍
  由鹦鹉螺制成的纯天然的酒杯
  鹦鹉杯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的一座唐墓。此杯并非形状像鹦鹉,而是用鹦鹉螺制作而成的酒杯,故称为鹦鹉杯。鹦鹉螺,即为海螺的一种,旋纹尖处屈而朱红,似鹦鹉嘴。其壳青斑绿纹,壳内光莹如云母。唐刘恂《岭表录异》、《艺文类聚》卷七十三均记载说,用这种鹦鹉螺制成的酒杯,可容二升许。明代曹昭《格古要论》记载:“鹦鹉杯即海螺盏,出广海,土人琢磨,或用银或用金镶足。”这种鹦鹉螺可以不加雕琢,直接用于饮酒。用如此纯天然的酒杯喝酒,肯定会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
  唐宋诗文中的鹦鹉杯
  唐宋诗词中常提到鹦鹉杯。唐骆宾王《荡子从军赋》:“凤凰楼上罢吹箫,鹦鹉杯中休劝酒。”李白《襄阳歌》诗:“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卢照邻《长安古意》诗:“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陆放翁诗:“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香。”看来,鹦鹉杯在唐宋时期还颇得嗜酒者的喜爱。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舞马银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064 编辑:七娃


规格:
高18.5厘米 Height 18.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舞马银壶
  英文名称: Silver hu with design of jumping horse
  介绍
  骏马醉舞伴酒兴
  此银壶1970年自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金银器窖藏坑出土,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马身和提梁、壶盖及“同心结”纹带均鎏金,使得银壶富丽堂皇,明快悦目。该壶构思巧妙,工艺精细,匠心独运,古今未见类同者,堪称国宝。
  蔚为壮观的舞马宴乐
  据文献记载,每年八月五日唐玄宗李隆基生日时,必于兴庆宫勤政殿楼下举行舞马宴会庆典。届时,文武大臣云集,四百匹训练有素的“天马”排列成行,身披绣锦,络饰金银珠玉,连鬃毛也修饰得十分漂亮。当一群身穿淡黄衣衫、扎雕花玉带、姿貌美秀的少年乐手奏起“倾杯乐”时,群马闻声起舞,奋首鼓尾,纵横应节,虽四百匹马一千六百只马蹄在运动,却整齐划一,应节合拍,一丝不乱,蔚为壮观。
  诗文中的唐代舞马
  宰相张说在《舞马乐府》中写道:“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踏千蹄。髬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杜甫在《千秋节有感》诗中也记述说:"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也是对千秋节舞马活动的生动描述。看来,千秋节舞马庆典之高潮的标志,便是舞马口衔酒杯,按照音乐节拍而舞蹈,以表示为皇帝祝寿之场面。这些文献记载对这件舞马银壶作了最适当的解释。
  九成宫的兴衰
  在唐代,王室贵族不仅喜欢用金银酒器豪放地饮酒,而且还喜欢找阴凉处建造消夏避暑之所,著名的唐九成宫就是为避暑而建造的离宫。九成宫遗址,始建于隋代开皇十三年,时称仁寿宫。唐朝初年,唐太宗在隋朝仁寿宫基础上加以修缮。建成九成宫。后成为数代唐朝皇帝的避暑之所,许多唐朝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此宫。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玄宗在骊山扩建了温泉宫以后,辉煌壮丽的九成宫逐渐荒芜,并于开成元年(836年)毁于洪水。经考古调查,九成宫外的宫墙,东西约1010米,南北约300米,地势西高东低,秀丽的天台山被围在宫城之内。原宫城主殿的残存夯土基址仍高出现代地面7米左右,通过今已发掘的第三十七号宫殿残基,我们能够感知九成宫当年的宏伟和壮丽。
  诗人眼中的九成宫
  九成宫的天然风光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的巧妙设计,在唐代即吸引了不少著名的文人为之舞文弄墨,留下许多千古名作。如由当时的宰相魏征作文、欧阳洵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这块价值连城的石碑,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完好地保存在天台山的西北山脚下。此外,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如王勃、上宫仪、王维、杜甫、李商隐、吴融等皆到过九成宫,并留下诗文佳句,成为今天研究九成宫的重要史料。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白瓷执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888 编辑:七娃


规格:
高18厘米 Height 18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白瓷执壶
  英文名称: White porcelain ewer
  介绍
  釉色均匀纯净,洁白光润
  白瓷执壶1991年出土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侈口长颈,短流,三股曲柄,肩部丰满,腹高而直,圈足。该壶器形浑圆饱满,胎质致密,除足部外均施白釉,釉子均匀纯净,洁白光润,为白瓷之佳品。
  唐代的白瓷器
  白瓷首创于隋代,成熟于唐代,唐人曾称颂当时制造的白瓷说:“大邑烧瓷轻且坚,好似美玉天下传。君家白碗盛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唐时白瓷的制作工艺可谓高超之极。然而,这件白瓷执壶虽也精致非常,但与美玉相比似乎还差得很远,可能是唐代平民所用之器,并非唐时白瓷烧造的最佳水平。
  唐代瓷执壶的用途
  唐代的瓷执壶出土不少,但其用途却有两种,可作酒器,也可作茶具。唐太和三年王明哲墓中出土的瓷壶上写有“老导家茶社瓶”等字,长沙铜官窑出土的瓷壶上则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泛花泛蚁”等题识,表明唐代瓷执壶分别可用为酒器和茶具,作茶具者叫茶瓶,作酒器者称酒瓶或酒注子。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蓝釉双耳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191 编辑:七娃


规格:
高31厘米 Height 31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河南偃师市文管会
  中文名称: 蓝釉双耳壶
  英文名称: Blue—glazed hu with two handles
  介绍
  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
  此壶1998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缑氏乡唐代恭陵哀皇后墓中。盘口,细长颈,溜肩,肩部有两个细长弯曲状龙柄,龙嘴衔盘口,鼓腹,下腹急收,小平底。蓝釉,不匀,有露胎现象。
  清新的纯蓝釉瓷器
  唐三彩是一种彩釉陶器,黄绿蓝三色,自然调渲流淌,互相浸润,色彩斑斓,晶莹剔透,使人观之赏心悦目。但除三彩器外,仅施黄、绿、白、蓝、红、淡青和黑等单色釉者,也清新自然,颇具特色。七十年代在巩义市发现的唐三彩窑址中,就出土少量的单色釉陶器,这种纯蓝釉陶器在唐代较为少见,恭陵出土的这件纯蓝釉双耳壶可能就是巩义三彩窑之单色釉产品。
  唐代流行的双龙耳壶
  双龙耳壶是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器物,主要流行于唐代,其前身可能是源自三国以来一直流行的鸡首壶。目前此类双龙耳壶发现不多,主要集中在西安和洛阳两个唐王朝时期最为繁盛的京畿之地。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7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海棠花形滑石杯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1228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3.8厘米 杯口长径13.2厘米 短径7.4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石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海棠花形滑石杯
  英文名称: Begonia—shaped talcum cup
  介绍
  稀罕珍贵的滑石酒杯
  此杯1985年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杏园村唐代李郁夫妇墓中。口部呈椭圆形,呈四曲海棠形,俯视似花瓣绽放,腹壁弧曲内收,高圈足。整个器体光素无花纹。
  李郁墓中的滑石器
  滑石在东周时期曾用于制作编磬等乐器和滑石鱼等小型饰物,后来这类器物并不多见,而滑石容器就更为稀少,这件唐代滑石杯就显得更为珍贵。李郁墓中出土了一组滑石制品,有滑石杯、盒、羊、枕和熏炉等,制作精致,滋润光洁。古人认为“石之美者谓之玉”,因此这些滑石器很可能是当作玉器使用的。《大唐新语》卷十三《纪异》:“玉润而洁,能和百神,置之墓内,以助神道。”看来,这些滑石器不但被当作玉来使用,而且还有和百神、助神道之功能。
  唐代新兴的酒器造型
  这件滑石杯从形制上看,应该就是羽觞的变体,整个杯体呈椭圆形,两侧弧状外展,犹似羽觞之双耳。类似海棠式酒盏是唐代新兴的造型,在浙江临安、江苏丹徒和陕西西安均有出土,有瓷质的,也有银质的,但以滑石为质料者现知仅此一件。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褐釉双龙耳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1838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32厘米 Total Height 32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博物馆洛阳分馆
  中文名称: 褐釉双龙耳壶
  英文名称: Brown—glazed hu with two dragon—shaped handles
  介绍
  器具朴实酒亦香
  此壶于河南偃师杏园村第一○○三号唐墓出土。盘口外侈,细长颈,肩及上腹部圆鼓而丰满,下腹部渐内收,平底内凹。自口沿至肩部有对称的弯曲双龙,龙首衔壶沿,龙尾搭在壶肩。白色胎骨,坚硬致密,仅口、颈及肩部施褐釉,肩部以下无釉。
  各地出土的双龙耳壶
  与此壶形制相同的双龙耳壶在各地多有出土,陕西省博物馆收藏一件,釉色青白,施釉不到底。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为三彩贴花双龙耳壶,白色胎骨,三彩釉不到底。这两件与杏园唐墓中所出的双龙耳壶有一共同的特点,即皆有重龙首、盘口、细颈及肩部的修饰,下腹部及器底则很少装饰,这恐怕是所有唐代双龙耳壶的共同特征。
  双龙耳壶的源流
  双龙耳壶,最早可能源自隋代的双龙耳联腹瓶,唐时定型,并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酒器品类。唐代以后,为大量出现的酒注子所取代。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镶金牛首玛瑙觥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114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长15.5厘米 口径5.9厘米 Total Length 15.5cm·Mouth Dia.5.9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镶金牛首玛瑙觥
  英文名称: Ox—headed agate gong inlaid with gold
  介绍
  中国的“来通”杯
  此觥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坑,是采用有淡青、毛黄双色浸润的深红色玛瑙为原料雕制而成的特殊酒器。觥体呈兽角形,其下部雕为牛首状,看上去安详典雅,绝无造作之感。牛首的口鼻部装有类似笼嘴状的金帽,能够自由装卸,内部有流,杯里的酒可自流中泄出。牛唇闭合,鼻孔起,唇边毛孔点点,就连髭须也精心雕刻,历历在目。牛眼圆睁,目视前方,炯炯有神。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着什么。玉匠师们连兽眼的眼球都刻画得黑白分明,形神毕肖,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牛角蜿蜒后曲,角背雕螺旋纹。牛耳后抿。彩色浸润纹带从牛头额顶顺觥体两侧通向觥口。
  天然的玛瑙本色与独到的艺术创意
  该觥造型应仿自犀角觥,然而它又大胆地突破了旧的艺术框架,成功地在角形觥体上雕出了神形俱佳的牛头,使人隐约感到这件酒觥似乎就是牛角所制。巧妙运用了玛瑙的本色和斑纹,使之与牛的毛色花斑正相吻合,巧夺天工,堪称一绝!
  角状酒觥的特殊地位和神秘寓意
  角状酒觥在我国酒文化史上,是较为稀少的珍贵酒器,其拥有者的地位一般较高。如商代青铜角形觥出自商王陵墓,汉代玉角觥出自南越王墓,该角杯出自唐代王府窖藏,都说明古代的角形觥绝非普通酒器,应有特殊用途,为与某种身份地位相适应的酒器。然而,西安何家庄出土的牛首玛瑙觥与以前的角形杯不同,它起源于西方,克里特岛在公元前1500年已出现此种器物,希腊人称此为“来通”。当时人们都相信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能防止中毒,如果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的表示。何家庄出土的玛瑙牛首觥可能也有这种寓意。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鸳鸯莲瓣金碗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3745 编辑:七娃


规格:
口径13.7厘米 Mouth Dia.13.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鸳鸯莲瓣金碗
  英文名称: Lotus—petal—shaped gold bowl with design of mandarin ducks
  介绍
  锤打成型的金质酒具
  此碗1970年自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出土,系锤打成型的金质酒器。敞口,肥腹,平底,喇叭口状圈足。通体饰鱼子地纹,外腹錾出两层浮雕式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空白处填充花草。这些禽兽或撒蹄奔走,或闲弄花草,或梳理羽毛,姿态各异,神形毕肖。下层莲瓣内均錾忍冬花。在上层花瓣的间隙里,还装饰有鸿雁、鸳鸯、凤鸟等,并配忍冬花。内壁有与外壁相背里的两层莲瓣。内底为宝相花,外底有振翅鸳鸯和忍冬花,圈足饰方胜纹,圈足底缘饰一周小联珠。
  大唐盛世的缩影
  这只金碗是盛唐时期的制品,形态肥硕丰满,庄重大方,纹饰繁纷瑰丽,优美典雅,工艺精湛考究,气度非凡,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碗上墨书“九两半”。
  唐时金碗确可作饮酒器
  在现今人们的心目中,碗应是食具,而非酒器。在唐代,金碗确可用作酒器。《唐摭言》记载,有一天,唐文宗召见翰林承旨王源,恰逢王源与兄弟们踢球擦伤额头,皇上问其缘故,王源如实禀报,文宗夸奖说“卿大雍睦”,随“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这是唐代贵族金碗盛酒的历史记载。鉴于此,有学者认为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也应是饮酒之具。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春字诗执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3410 编辑:七娃


规格:
高19厘米、口径9厘米 Height 19cm·Mouth Dia.9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春字诗执壶
  英文名称: Ewer with a poem about the spring writen on
  介绍
  酒壶中的春天
  此酒壶湖南长沙出土,喇叭形口,长颈,短流,后有执柄。腹体有五言诗:“春水春池清,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
  唐代长沙窑执壶的代表风格
  春字诗执壶的器形和施釉方法,均为唐代长沙窑瓷执壶的代表风格。这类长沙窑瓷执壶不但彩画罩在一层透明釉之下,连诗词题记亦在釉下,观之在目,触之不及,文字通俗易懂,多有与酒相关的诗文,如“莫慢愁酤酒,怀中自有钱”、“自入新峰市,唯闻旧酒香”、“酒温香浓”、“美春酒”等,也正可证明这些瓷器皆是酒器。
  欲把酒色比春色
  壶腹所题诗句出处不明,但颇有几分意境。古人往往拿“春水”与酒相比,如太白诗“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萄葡初泼醅”,放翁诗“山花白似雪,江水绿于酿”,晁冲之诗“我家溱洧间,春水色如酒”等诗句,皆以酒色比春水,清澈碧绿。
  何为“春酒”
  “春酒”,有人说是春天酿造的酒,也有人说是春天饮用的酒。春醅、春酿、春醁等皆是春酒之意。最早在《诗经》中就有关于春酒的记载,“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曰“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白居易《忆旧游》亦云:“长洲苑绿柳万树,齐云楼春酒一杯。”细品这些诗句,颇与这件执壶上的春字诗韵味相投,春水春草,绿绿郁郁,春人春酒,融融浓浓,春鸟合着春声,一派春的诗情画意跃然酒中,使人流连忘返,爱不释杯。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凤凰纹瓷执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100 编辑:七娃


规格:
高23厘米 Height 23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湖南省博物馆
  名称
  中文名称: 凤凰纹瓷执壶
  英文名称: Porcelain ewer with phoenix design
  介绍
  端庄古朴的执壶,展翅欲飞的凤凰
  此执壶1983年出土于湖南省望城县古城村,口沿外侈,筒状粗长颈,溜肩,长圆腹,平底假圈足,肩部一侧置八棱形短流,对称一侧置曲柄与颈相连。如此造型,端庄古朴,是典型的长沙窑执壶形象。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闪黄,釉面开细小的开片纹,壶流下方的腹面有褐绿彩绘飞凤纹样,凤凰作回首展翅飞翔状。壶体纹饰用笔简洁,线条流畅,神态生动逼真,可见晚唐时花鸟画技之高超。在望城县古城村还出土一件与此壶形状相同的执壶,腹两侧绘红、绿彩写意纹样,被淡雅的青釉衬托,宛如空中的彩虹一般,煞是好看!
  釉下彩是长沙窑的发明
  这两件执壶上的彩绘均为釉下彩,是长沙窑的创造发明。系先在器坯上用含铁的彩料勾画花纹轮廓,再用含铜的彩料填涂其间,最后施青釉高温烧制,烧成后彩画在明釉之下,晶莹艳丽,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朵艳丽奇葩!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玛瑙羽觞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1832 编辑:七娃


规格:
口径11.2-6.8厘米 Height 4cm·Mouth Dia.11.2-6.8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中文名称: 玛瑙羽觞
  英文名称: Agate shang
  介绍
  琢磨精细的玛瑙珍品
  羽觞1970年10月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庄的唐代器物窖藏坑中,呈椭圆形,似耳杯而又无双耳,小平底。酱红色玛瑙,有多种不同颜色且不太规则的瑕斑。雕刻者利用了玛瑙本身颜色不同的自然花纹,琢磨精细,艳丽夺目,是唐代少有的艺术珍品。
  羽觞的千年沧桑
  在唐代酒器中,羽觞所占比例并不很大。羽觞自东周产生以来,延绵上千年,至唐代便基本走完了其全部旅程,唐代以后罕见羽觞,偶有所出也是后世仿古之作。
  觞——所有酒杯的通称
  自羽觞问世以来,觞既是羽觞的省称,同时又成了所有酒杯的通称。故古人把行酒叫“行觞”,称酒政为“觞政”。三国曹植《七启》诗云:“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曰:“愁为万里别,复此一衔觞。”这里的觞可能指羽觞,因为当时确在流行羽觞。欧阳修《浣溪沙·灯烬垂花月
  似霜》词云:“双手舞余拖翠袖,一声歌已釂金觞。”这里的金觞恐怕就不是指羽觞,而是泛指酒杯,因为宋代已无羽觞。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29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双鱼大雁纹荷叶金杯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3697 编辑:七娃


规格:
杯口长14.6-20.1厘米 高1.9厘米 Length of Mouth 14.6-20.1cm·Height 1.9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河南省洛阳文物第二工作队
  中文名称: 双鱼大雁纹荷叶金杯
  英文名称: Lotus-leaf-shaped gold cup with double fish and wild goose design
  介绍
  吉祥的酒具
  此酒杯1991年出土于河南伊川唐代齐国太夫人墓中,共出土两件,形制相同,此为其中一件。椭圆荷叶形,宽扁沿,四角上翘,浅腹四曲,有突棱,平底内凹。腹外底部有圈足,已残失。沿上錾刻荷叶纹,沿作圆弧齿形,间饰四组双鱼纹。腹部饰双雁流云纹,底部为毯路纹,均鱼子纹地。在口沿、腹部转折处,饰三角纹和单相莲瓣纹。器外平素无纹饰。与双鱼大雁纹荷叶杯相同的酒器,在出土文物中屡见不鲜,如西安市出土的双鱼纹银质荷叶杯、上海博物馆珍藏的荷叶瓷杯等皆是此类性质的酒器。这类酒器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器内花纹精致,使人饮酒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而器外因人不易看到则光素无纹。
  受“碧筒饮”影响的产物
  荷叶杯是受“碧筒饮”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酒器,唐诗中“疏孛柳花碗,寂寥荷叶杯”、“茶烹松火红,酒吸荷杯绿”等,皆是描写荷叶杯和碧筒饮的情景。这件双鱼大雁纹荷叶杯以中国传统风格的图案为装饰,制作精美,是唐代金银酒器中的佼佼者。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鎏金胡人头执壶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511 编辑:七娃


规格:
高37.5厘米 Height 37.5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北周 Northern Zhou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主题词或关键词: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鎏金胡人头执壶
  英文名称: Gilt ewer with portraiture design of the northern tribe
  介绍
  带有胡人头像的酒执壶
  该执壶1983年于宁夏固原出土,长颈,圆腹,高足,足下呈喇叭状,圈足边缘饰一周联珠纹。单鋬,鋬上有一胡人头像,深目高鼻,八字短胡,短发向后梳理,是西域"胡人"的典型形象。口上有敞流。更具特色的是,器腹部錾雕有三对浮雕人像,均男女相对,似在向对方表露爱意。皆深目高鼻,头发鬈曲,袒胸露腹,有的干脆全身裸露。每人均戴披肩。
  由波斯传入的舶来品
  据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研究,中国和萨珊王朝波斯(今伊朗)这两个文明古国,至迟从汉代即有来往,唐时关系更为密切。早在唐代以前,萨珊王朝的金银器便传入中国,中国的金银匠人也模仿制作。一般地说,国人制造的仿制品,器形和伊朗人所制大致相同,但是花纹的风格则往往是中国式的。宁夏出土的这件银壶,器形与萨珊王朝银壶无异,足缘的联珠纹也是萨珊式执壶的常用纹饰,那个胡人头像甚至与今天的伊朗人非常相像。因此,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由古伊朗输入的萨珊王朝银器。
  西域胡人在中国酒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李白的《前有樽酒行》诗云:"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少年行二首》诗曰:“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均说胡人女子在中国开办酒馆或在酒馆中充当女招待。据可靠记载,胡女在中国做酒家招待,可追溯到汉代,汉辛延年《羽林郎》诗即云:“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说西汉大将军霍光的家奴冯子都,倚仗主子的权势在酒店里调戏胡人女招待。在我国古代的酒娱中,还有用“酒胡”劝酒娱乐的习俗。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
  中西酒文化交流之物证
  除宁夏的这件鎏金胡人头像银执壶外,在内蒙古李空营子村还出土了一件胡人头银执壶,两者形制极为相似。据学者研究,它们均为典型的西域银器。它们在中国的出土,是中西酒文化交流之物证。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3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带盖白瓷樽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596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19.8厘米、口径18厘米 Height 19.8cm·Mouth Dia.18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瓷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带盖白瓷樽
  英文名称: Covered white porcelain zun
  介绍
  器形朴素无华,敦厚隐重
  此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国棉五厂住宅小区第六十五号唐墓。该樽釉色白中泛黄,器形为直口桶腹,下附三小足,足跟外撇。樽盖呈覆盘形,上有盘状捉手。整个器形朴素无华,敦厚稳重,自然大方。
  酒樽的流传和用途
  酒樽,作为一种盛酒器具,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到了汉代,酒樽更是盛行,其用途也更为广泛,可用来温酒,1962年在山西右玉大川村出土的一件汉代铜樽上的铭文“铜温酒樽”可以为证。汉代以后,
  樽、杓作为配套的酒器,一直通行于世,即便后来有了酒注子,樽杓也没有马上退出饮酒这个大舞台。《资暇集》记载:“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唐诗中吟及酒樽者颇多,如李白《行路难》云:“金樽
  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杜甫《对雪》曰:“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白居易《李留守相公见过池上泛舟……以献之》云:“引棹寻池岸,移樽就菊丛。”可是,无论在传世酒器中或是新出土的唐代文物中,都很少见到樽形酒器,白瓷樽更是罕见。





 顶部
白色乌鸦 (乌鸦与狐狸的故事)
执法众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眼中有码心中无码


神奇法师  
UID 2640
精华 10
积分 22309
帖子 1959
狼毛 50202 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5-11-4 22:3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隋唐酒器: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作者:佚名 来源:

一点地带

点击:2468 编辑:七娃


规格:
通高5.1厘米、腹径4.7厘米 Height 5.1cm·Belly Dia.4.7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Tang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其他金属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中文名称: 花鸟纹鎏金三足银樽
  英文名称: Gilt silver zun with flower and bird design and three legs
  介绍
  器形物异
  此樽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国棉五厂第六十五号唐墓中。此樽小直口,短颈,广肩,鼓腹,圜底,中腹部附加三只蹄状足。带盖,盖覆杯形,盖顶有蘑菇形小钮。整个樽体皆以密布的珠点纹为地纹,并被三组由四个心形团花图案组成的纹饰组分为三大块。每块以一足为中心,足上枯树枝上落有一对鸳鸯,前者顾首回望,后者展翅欲飞,生动形象,可爱逼真。鸳鸯周围有众多的折枝花纹作衬托,更具“绿叶红花”的效果。三足下部素面无纹,上部肥硕,饰有孔雀开屏状花纹。
  演化中的新品种
  这件银质酒樽从形制上看,与以前的酒樽大为不同,以前酒樽多为直筒状腹,平底,而这件则为鼓腹圜底,甚是奇异。可能与日本奈良市正仓院所藏之敛口银酒樽一样,皆为特殊器形,或者到了唐代中晚期,酒樽的自身形制发生了变化,这件银质酒樽为重新演化出来的新品类也未可知。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3 07:15
苏ICP备2024131517号

Powered by Discuz! 5.5.0 © 2001-2007
Processed in 0.008991 second(s), 6 queries,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狼窝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