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游戏机篇1,任天堂的崛起]
1980年,任天堂开始销售这种叫《game & watch》的游戏机,游戏依然是固化在主机上的,不过携带方便,就像手表一样,是任天堂的第一款掌机。
sega在1981年也推出了一款名为《game and go》来和任天堂竞争,而且还为《game and go》设计了一种可充电的电池(世界上第一款充电电池),不过这种充电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以致被美国卫生局禁止发售。当任天堂知道这条消息后立刻作了一个广告,广告内容是“sega gives you cancer”(sega为你带来癌症)。从此sega与任天堂开始了20年的竞争。
1980年,任天堂开始生产街机游戏。这些街机游戏大多数均配备光线枪,都是些原始的射击类游戏,但都没有获得很大的反响,在一部叫做《radar scope》的射击游戏失败后,宫本茂决定改变这种思路,开始向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方向发展。
在横井军平的协助下,1981年,《大金刚》(donkey kong)在街机平台上发布。当时任天堂内部并不是都很看好这款游戏,结果自推出后便获得了空前的欢迎,大家都为这款卡通风格的英雄救美游戏所吸引,当年就售出6万5000台。
这个游戏的主角就是mario的前身,这也是mario第一次亮相。
任天堂趁热打铁,于次年推出了续作《大金刚jr》(donkey kong jr),借助前作的旺势,《大金刚jr》也卖出了3万5000台的好成绩。这是任天堂自1959年后第一次尝到卡通形象的品牌价值,也促使了任天堂开始关注对游戏角色的培养。
《大金刚jr》的游戏内容和前作正好相反,玩家要去救的不是美女,而是去救一只猩猩,这也是续作赶不上前作的原因之一吧。
1981年,任天堂从其他成功的公司上得到灵感(比如说雅达利),准备再次进入电视游戏市场,不过这次要用自己的卡带式游戏机。任天堂希望能够用不断推出新游戏的方式来带动一款平台持续的活力,也就是说任天堂在一开始就非常注重游戏软件对主机的支持。
[黄金时代——游戏机篇2,雅达利的兴衰]
雅达利公司作为游戏机的鼻祖也是颇具传奇色彩,自那个风靡全美国的《pong》发售之后,bushnell以500美元为资本创立了atari(雅达利)公司。bushnell喜爱各种游戏,atari就是日本象棋中的杀棋“将军”的意思。
bushnell编造出一大堆意向合约,从银行借到5万美元贷款,在废弃的溜冰场建造简易生产线,以低薪雇佣了一批技术装配工人。由于当时买不到足够的监视器,只好从其它公司购回一些电视机,去掉塑料外壳和调谐器后代用。不到两年的时间,雅达利公司卖出的《pong》游戏机达到1万台,美国几乎每间酒吧、每所娱乐场和每所大学俱乐部,都终日响着“ping”“pong”的声音。这只是开始,雅达利公司真正发迹还是在家庭游戏机市场。
1974年,雅达利公司兴冲冲的准备开发家庭游戏机市场的时候,才知道magnavox公司已经销售odyssey家庭游戏机两年了,雅达利公司落了后手。不过雅达利公司在bushnell的带领下拥有高涨的热情、良好的技术和灵活的创造力,凭借这些有利因素,雅达利公司轻易的超过了magnavox公司。
雅达利公司于1974年推出了《pong》家庭版游戏机,体积比odyssey小,功能比odyssey强,而且雅达利公司在一开始就采用盒式磁带设计,这对丰富游戏内容提供了条件,游戏内容越丰富,主机的市场寿命自然越长。这几点要素被任天堂公司全部吸收了。
1975年,雅达利公司已售出了15万台家庭游戏机,销售额猛增至1500万美元。正是这种家庭游戏机,使雅达利一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游戏机厂商,带动了全球游戏机市场的蓬勃兴起。
1977年,雅达利推出了atari 2600型游戏主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雅达利公司当年的销售额是1亿美元。
1980年,atari 2600型游戏机占据了44%的市场份额,几乎成为家庭游戏机的代名词。
1981年,雅达利公司创下10亿美元收入的纪录,带动整个游戏产业迅猛发展,其年度收入竟超过好莱坞电影业两倍,是棒球、篮球和足球门票收入总和的3倍。
1982年,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雅达利公司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所占游戏市场的份额高达80%,其产品进入了美国17%的家庭。
虽然有着1976年的apple小插曲,但是没有任何明显的征兆预示着这个“美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会在短短的一年里发生巨变。
1982年末,一些微妙的迹象表明,人们最初的热情开始消退,游戏业出现了滞销现象,有很多评论认为这种情况是市场上流传的大量的劣质游戏所导致的,因为雅达利公司对游戏品质并没有明确的要求。而且雅达利公司作出了一个灾难性的决策——斥巨资2500万美元,购买大型科幻动画片《e.t.》(e.t.外星人)版权,试图让红极一时的《e.t.》来扳回局势,遗憾的是《e.t.》游戏并没有获得成功。据传言,雅达利公司把积压的45万块《e.t.》游戏卡运往新墨西哥州,用推土机埋到了沙漠里。
雅达利公司在1982年还推出了一个奇怪的游戏机atari 5200,其最大的“特点”是不兼容于atari 2600,价格又极为昂贵,自然是少有人问津。
媒体评论说:雅达利公司用一年的时间花光了自己十年的积蓄。
1983年初,雅达利公司停止了股票交易,并且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裁员。雅达利公司从此一蹶不振。
雅达利公司用十年创造了一个奇迹,又用一年毁灭了这个奇迹,从始至终都充满着传奇色彩。虽然雅达利公司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雅达利公司开创的游戏机市场方兴未艾,并且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行业经验和研究案例。
1983年,任天堂公司推出了fc游戏机,迅速的进入并占据了美国游戏机市场。新时代到来了。
[黄金时代——游戏机篇3,任天堂时代]
如果说创造了pc时代的是“蓝色巨人”ibm,那么创造了游戏机时代的则是任天堂。
1983年7月15日,任天堂公司发布了最经典的一款游戏主机family computer,简称fc。fc的主色是红色和白色,因此也被称为红白机。fc使用的是mos 6502处理器,这款8bit处理器并不是当时最好的处理器,不过足够便宜,有助于控制成本,并且完全能够处理所需的游戏代码,当时售价14800日元。
任天堂公司在借鉴了雅达利公司的经验后准备的非常充分,在一开始就确定了销售策略和产品定位,与fc同期发售的游戏有数十款,包括《大金刚》、《马里奥兄弟》和《棒球》等。
fc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两个月里就销售了50万台,当时市场上的游戏机种类也非常多,83年仅在日本推出的游戏机就有十几部,其中sega推出了sg3000和sg-1000两部主机,不过在主机性能、软件支持和销售策略上完全不敌任天堂,fc轻易获胜。
雅达利的衰落给任天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任天堂对游戏质量的控制非常严格,而且在最初的计划中并不打算依靠第三方厂商的游戏软件支持,任天堂在1984年把自己的开发团队分成了3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系列游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对游戏质量大有裨益。
但是任天堂的制作能力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任天堂在1984年不情愿的对第三方厂商开放了fc平台,但对第三方厂商提出了近乎无理的苛刻要求:
1,任天堂公司要对每个fc游戏进行审核;
2,要求第三方厂商每年只能出5个游戏;
3,第三方厂商需要预测自己产品的销售数量,然后由任天堂公司制作游戏卡带,第三方厂商不但要支付制作费还要承担不同金额的权利金。
任天堂在这样的规则下获取了相当丰厚的利润,并把风险完全扔给了第三方厂商。在这样的高压条件下,第三方厂商怨声载道,任天堂蛮横的坚持和强硬的态度给世人留下了霸道的形象,而暴政引来的积怨给任天堂买下了隐患。
80年代初正是日本经济蓬勃发展的年代,fc压倒性的优势在这个黄金时代体现的淋漓尽致,fc累计销量1亿台以上。
fc是在中国第一个大规模流行的游戏机,恐怕也是最流行的一款游戏机,对七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应该是难以忘怀。1984年邓小平提出了“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口号,从此fc作为开发青少年智力的电子设备大量涌入中国,紧跟其后的就是大量的“学习机”,6502处理器处理一些文本程序和小型的学习程序自然不在话下,对当时的中国来说确实很像个“家用电脑”,当然,一般情况下是游戏为主。
[黄金时代——游戏机篇4,挑战霸主]
fc这种依靠优秀软件扶持游戏机的销售策略使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占尽优势,挑战这位霸主的有sega公司和nec公司,甚至雅达利公司也想翻盘,但都不敌任天堂的fc。八十年代是名副其实的任天堂时代。
1984年,已经衰落的雅达利公司不甘心的推出了atari 7800游戏机,这次倒是兼容了atari 2600游戏机,可是居然没有一家软件公司愿意为这款主机开发新软件,atari 7800游戏机没有任何悬念的落败了。雅达利公司的这次努力显得甚为悲凉。
1986年,sega公司推出了sega master system游戏机,虽然这款游戏机在性能上优于任天堂的fc,但是sega公司忽略了第三方厂商的支持。sega公司准备不足,sega master system游戏机也很快落败了。
[黄金时代——游戏机篇5,打破牢笼的pc-e]
1987年10月30日,nec(日本电气公司)推出了一台“准次时代”游戏机——pc-engine,简称pc-e。售价为189.95美元。
pc-e可以说是最强的8位游戏机,它实际上是一部准16位的“准次时代”游戏机。尽管它的主处理器是一颗被称为huc6280的6502强化版处理器,速度为7.16 mhz,但借助于一颗16位的专用图形芯片,它的表现十分接近真正的16位游戏机。pc-e主机上有64k ram,最大发色数为512,可同屏显示其中的256色,分辨率最大为256*216,配有6通道立体声音源。
对fc来说这是一台相当有杀伤力的游戏机,因为pc-e本身就是专门针对fc推出的“杀手”。话说任天堂fc卡带的容量较低,因此任天堂在1986年推出了一套fc磁碟机系统——fc-disk system。磁碟的最大容量是2mb,但是没有了卡带的mmc芯片也使得技术表现力大打折扣。不过fc磁碟机系统没有广泛流行的真正原因是任天堂膨胀的官僚作风终于激怒了第三方厂商。
任天堂对fc磁碟机系统提出了新的规则:凡是在fc磁碟机系统发售的原创游戏,任天堂都享有一半知识产权。面对这样露骨的贪婪规则,以konami为首的弱小派只在fc磁碟机系统上发售非主流游戏应对,而namco和hudson这两个实力派则坚决拒绝加入。为了摆脱任天堂的高压政策,namco和hudson协助nec推出了这款pc-e游戏机。
namco和hudson都是当时日本游戏业的顶级软件制作公司,分别占据着任天堂公司第三方厂商的首席和次席位置。在这两个强力同盟的支持下,pc-e的发售非常成功,凭借华丽的画面和震撼的音效,以及出色的软件支持,pc-e获取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对任天堂的fc造成了确实的伤害,从此任天堂的fc从辉煌的顶峰开始缓慢下滑。
nec公司在1988年为pc-e游戏机推出了cd-rom系统,自此cd-rom进入了游戏机市场。pc-e也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台搭载cd-rom系统得游戏机,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台搭载cd-rom系统得8位游戏机。
和卡带或者磁碟相比,cd拥有的巨大容量为第三方厂商的制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自此pc-e在性能上全面胜出。到1990年为止,pc-e在日本销售了250万台,到1992年3月时达到了465万台的销量。
众多第三方厂商的加盟为pc-e注入了持久的活力,直到3d时代不敌32位游戏机,nec才在1997年宣布停产pc-e。
第三方厂商对pc-e的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和任天堂公司高压的“集权模式”不无关系,可以说pc-e是完全依靠第三方厂商的一款游戏机,也预示了“开放模式”的到来。